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国粹跨越语言障碍 传统演绎全新魅力 

百部京剧经典推出英译本【2】

本报记者  潘旭涛

2012年10月20日08: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英译京剧曾一书难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工程主编孙萍介绍了她的海外教学经历。她在美国耶鲁大学讲课的时候发现,大学的图书馆里找不到一本英文版的京剧书。学生们无奈地看着她说:“老师,我们到哪儿去找参考资料?”

  京剧堪称世界第三大表演体系,但几乎没有系统的书面向海外读者。要让海外读者领略京剧的魅力,必须逾越语言关。这也是历代京剧海外传播者们一直面临的重大课题。

  早在1930年,梅兰芳把《霸王别姬》带到了英国,并且大受欢迎,但是没有把唱词翻译成英文,听众欣赏困难。梅兰芳先生访问美国时开始将京剧译成英文。许多京剧爱好者也有过英译的尝试。但受到编译条件的局限,留下了各种各样的遗憾。

  百部京剧英译,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海外读者文化“解渴”。澳大利亚驻华大使孙芳安评价“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时说,它将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巨大作用,帮助英语世界的人们更好地欣赏京剧,理解京剧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和故事。

  打造京剧驱动型产业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说,文化不会自动走出去,一定要经过艰苦的努力。百部京剧英译经典,是一个非常有震撼力的新动作。

  赵启正建言,“中国京剧百部经典英译系列”不能止于出版发行,而应该将京剧做成一个产业。他介绍说,好莱坞最近十年以来常言“故事驱动的创意产业”,即通过一个故事衍生出一系列的产品。如《哈利波特》最初是一本小说,然后拍成电影,最后生产哈利波特服装,建造哈利波特主题公园。

  京剧内容丰厚,有众多的故事,足以打造京剧驱动型产业。赵启正建议用电影、动画来推广京剧。赵启正还举例说,谈到《红高粱》,我们只知道张艺谋,却不知道莫言。电影在文化传播中的力量可见一斑。此外,借助电影、动画等形式,京剧会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责任编辑:赵鸣飞)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