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信宜紫金矿业案博弈始末:创下多个历史之最【4】

2012年10月17日10:17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灾区回访

受灾村庄群众

心中石头放下了

1.85亿元的赔款拿到手中时,距离2010年9月21日的水灾溃坝事故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信宜市钱排镇的受灾群众,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达垌村民李汝强家的墙上,挂着两张图。一张是2010年9月21日之前的达垌村的照片,钱排河从山里蜿蜒而来,两岸房屋稻田错落有致,宁静的画面已成为达垌村民的记忆。另一张是9月21日当天水退后,被泥土沙石掩埋着的达垌村,满目狼藉,河边李汝强的房子首当其冲,被洪水冲得只剩下骨架。

据统计,受“9·21”特大暴雨影响,信宜因灾造成全倒户1124户5536人,其中钱排镇606户,平塘镇415户。

水灾发生后,南方日报记者曾多次前往达垌村采访,探寻灾难原因,访问灾民生活。满目疮痍的达垌村彼时仍被掩埋在废墟里奄奄一息。但如今记者再访灾区,两年过去了,达垌村已经从废墟中重新站了起来。

在索赔还需要旷日持久的较量时,如何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并发展生产,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帮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信宜全市共投入资金1.69亿元,政府牵头给予每户补助资金共4.5万元,此外,侨乡居项目扶持全倒户320户,每户6000元。2011年4月中旬,1124户全倒户已全部完成重建家园任务。

双合村的李春,之前三兄弟住在山下的土砖房内,生活条件艰苦,每到刮风下雨都害怕屋子倒塌,但由于没钱,根本不敢奢望做新房。在“9·21”灾难中,他们的房子被水泡坏崩塌了。

灾后重建时,李春拿到了各级补助和赔偿约8万元,再向亲戚借了一些款项后,李春两兄弟在河边新建了一栋两层的红砖房,“现在吹多大风都没关系了。”

在钱排河下游的双合村,当洪峰汹涌而来的时候,村民李大勇与妻子和2岁的儿子刚逃到建好不到两年的新房楼顶,整座房子就在脚下分崩离析,他瞬间被水冲到一两百米远,不谙水性的妻子背着孩子被冲得不知所踪。

所幸他们最后均被救起,只是房子化为了泡影。两年过去了,在原来的位置上,一栋新房拔地而起。李大勇仔细算了一笔账,政府补助了4.5万元;侨乡居工程补助了6000元;按照房屋估价损失的22%,他家得到了紫金矿业5000万元捐款中的6万多元,再加上向亲戚朋友的借款,他花了约40万元建起并装修了这栋新房。

虽然今年3月住进了新房,但欠债让李大勇心头并不轻松。9月底他签署了理赔协议,根据协议他这两天就能拿到30多万元的赔款,不仅可以还清债务,还能剩下一点钱发展生产。

“终于可以把压在心里两年的石头放下来了。”他笑着说。

在省水利部门的支持下,信宜市投入了4000多万元,在双合村建成了全长2.55公里的双合河堤一期、二期工程,为生活在河两岸的村民们架设了安全保障,还在河堤架设了路灯,每逢节假日均挂起灯笼。

漫步在曾经受灾最为严重的钱排镇双合村,河岸加宽加固的水泥路,坚固的河堤,新装的路灯,两岸排列的新房,一派现代气息,让人难以想象两年前的满目疮痍。(记者 李秀婷)

(责任编辑:王昕、安鑫)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