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
体验过吃不饱才更知道珍惜
回忆起小时候吃不饱饭的经历,成都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魏建国至今记忆深刻。那时魏建国还是学生,米啊、面啊、油啊,什么都实行定量配给,自己一个月的粮食定量就只有32斤半,肉一个月只有1斤,清油才二三两。一家三兄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点粮食根本不够吃。“父母那时领了工资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米、面、油买了,囤在家里。”魏建国感慨地说,就算这样一家人有时也不够吃,饿了也只有硬挺着,哪像现在,饿了马上就去买个面包,买点饼干,反正是不愁吃。“我觉得饥饿体验还是有必要”,魏建国说,自己家平时吃饭都是尽量不浪费,因为我们这代人毕竟体验过缺粮的那段岁月,所以更知道粮食的珍贵。
不过魏建国也说,饥饿体验也不是真的大家一天一点东西都不吃,可以适当少量进食,只是感受一下这种饿的感觉,有这样一种体验就好了。
新闻延伸>>>
成都:粮食需求大于生产
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历来都是粮食的主产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消费习惯的升级,现在成都对粮食的消费需求已大于生产,属于产不足需的状态。据估计,到2017年,成都粮食消费总量将达到800万吨,对外依存度由目前的50%上升到近70%。
魏建国介绍,目前,全成都市国有仓库粮食储备为20万吨,今年8月份成都市粮食工作会上明确提出,全市将新增粮食储备21万吨,新增储粮后可满足全市居民3个月的基本口粮消费。
“不过从成都市目前情况来看,每年总的粮食缺口还是比较大的。”魏建国表示,每年成都市粮食自产量在270万吨左右,而根据数据统计,成都市每年的粮食消费量在560万吨左右。不足的部分需要从东北、中原等地区运粮进川。
为进一步解决成都市的粮食供应问题,成都市粮食局积极向国家粮食局争取,将成都市作为“北粮南运”散粮铁路运输的试点地区。
魏建国介绍说,“北粮南运”可以充分利用成都市粮油储备物流中心项目的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实行“点对点”粮食集装箱运输,实现“整列配车、整列装车、整列始发”,增强粮食铁路运力,降低运输成本,满足铁路战略卸车点的各项要求,打破内陆城市粮食运输瓶颈。“目前成都市正在积极实施这方面的工作,力争明年年底打通‘北粮南运’粮食物流通道。” 天府早报记者杨翼刘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