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11:2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在持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金融业如何在加快改革发展中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最近,中央党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在北京举办的“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
与会者认为,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面临较大下降压力,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增大,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更加重视扩大内需,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从金融领域来看,应深化改革,充分发挥金融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与会者提出,金融改革发展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服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注意处理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关系、国有金融与民间金融的关系、生产金融与消费金融的关系、城市金融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的关系。当前,应着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创新,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资本市场不仅可以有效配置资源、分散风险,而且可以成为人们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应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增强投资者信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