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08:52 来源:《广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走红原因三:韩歌手在欧美多年“拓荒”的累积效应
很多人不理解《江南style》的走红,但韩国人可以说是相当明白。MV中的“鸟叔”看上去一点也不洋气,跳起舞来也是土得掉渣,但他依旧坚持自己,把自己笨拙的舞姿留在了韩国高档富人区的每一个角落,颇具调侃的意味。这样的做法,让不少韩国网民看过大呼过瘾,纷纷效仿,并通过“韩流”当今的影响力,让这首歌真正走向了世界。
而更多的原因可能在于“韩流”的影响。经过这几年Super Junior、少女时代等韩国歌手的集体欧美“拓荒”的努力,现在的韩国流行音乐在欧美的认可度颇高。《江南style》正是搭上了这趟顺风车,再配合上歌曲里拥有近年来欧美大热的电子乐因素,才让这首歌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
科学解释:
“耳虫”作祟,听旋律后有挥之不去之烦恼
其实,某一段旋律在脑中久久盘旋的情况不是“神曲”的概念产生以后才发生的事,而是自古有之,要不古代怎么有“绕梁三日”的说法,当然,也有科学家早就对这种情况进行过研究,“万能”的科学家告诉我们:这是耳虫现象!科学家发现,不一定是神曲,很多音乐都能够形成这种效果。而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历过这种一段音乐在脑中不断重复、怎么也挥之不去的现象。
“耳虫”(earworm)是从德文 Ohrwurm 直译过来的。这个词把爬进在脑中的音乐形象地比喻成一只虫。研究者Dr. Kellaris把“耳虫”引起的这种感觉叫“认知瘙痒”,让人忍不住想去挠(回想)它。
此外,至于骑马舞为何这么招人“模仿”,我们也完全可以套用人类对舞蹈的研究来说明。有研究表示,跳舞是男人向女人展示力量、健康的最真实途径,说得直白一点,就是通过跳舞来“求偶”,很多原始部落的男性正是通过“跳舞”来“求偶”的。而如今在各版本的《江南style》中,帅哥猛男的模仿更容易红,其实也说明了这一点——说到底,我们还是要用到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概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