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分析
盲目攀比“拉长”孕妇账单
在中南财经大学教授乔新生看来,随着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优生优育价值观逐渐深入人心,如今“80后”父母普遍存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 往往会听到一些年轻父母说:“为了孩子,花再多的钱都觉得值得,而且是必须的。”
但值得警惕的是,这样的心理势必导致“盲目攀比”的非理性消费。“到底有没有必要请月嫂?孕婴用品有没有必要全部买进口货?有没有必要住4万元/月的月子护理中心?这些市场的选择,我们无可厚非。但需要提醒的是,对于‘80后’年轻人来说,首先是学会如何当好母亲、父亲,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最好的。”
事实上,生育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本能,是大自然赋予的天然能力。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着粗茶淡饭的孩子一样可以健康成长。乔新生表示,现在年轻父母们的消费心理,对自己不利、对家庭不利,更对社会经济不利,导致一些育婴用品非正常涨价,拉高市场价格最终难以承受的仍是消费者自己。
链接
育儿省钱攻略:少网购 少买非必需品
为了减少生活、消费压力,准妈妈们也想出了不少省钱攻略:
1.善用“二手货”、比如孕妇装、婴儿床、玩具、婴儿车、学步车、书籍等等,都可以向已为人母的同事或朋友借,妈妈们往往会传授最好的经验。
2.尽量少网购。网上琳琅满目的孕婴用品,看上去都很实用,但事实上,许多是非必需用品,买回来用不了几次。比如:奶瓶夹、调奶器、安抚奶嘴、吸鼻器、保温袋、妈妈包、推车、食物调理器、训练杯等。
3.孕期营养不宜太补。只要身体各项指标合格,准妈妈不需要刻意补充维生素、DHA、燕窝等各种补品,每日摄入一杯牛奶、一个鸡蛋、适量的水果蔬菜、适量的鸡鸭鱼肉即可。
4.亲友赠送概率高的东西可不买。比如婴儿洗护套装、宝宝套装等等,尤其不要买太多的婴儿衣服,小号的奶嘴、纸尿裤等也不须备太多,婴儿长得快,用不上反而浪费。
5.住经济病房,便宜实惠。如今的生产病房,分VIP间、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价格相差不少。选择经济适用病房,双人间最合适,基本设施一应俱全,价格不高,也不会太拥挤。(楚天金报 记者邬红波 实习生黄贝贝 马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