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台湾薪资为何多年不涨?【4】

2012年09月28日10:15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三大原因,造成薪资涨不动

  通常情况下,薪资应与经济增速同步调涨,民众才算享受到经济增长果实,否则光有经济增长,没有薪资增长,这种经济便不能算是“庶民经济”,更不能称作“富民经济”,那只能是“GDP经济”。

  陈水扁执政8年,年均经济增速约4%。马英九首任4年,不幸遇上全球金融风暴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全球经济增长减速,台湾同此凉热,2008年台湾经济增长0.12%,2009年增长-1.87%,2010年增长10.82%,2011年增长4.04%,4年平均年增长为3.27%。可是为何,薪资却成为偏离于经济增长的“独行侠”,多年来沉迷于原地踏步?

  台湾竞争力论坛理事长彭锦鹏向导报记者表示,主要有三大因素造成了台湾薪资多年“冻涨”。首先,大批台商转移到大陆设厂,制造业大量就业机会从台湾转移到了大陆;同时大批台商台干“登陆”,而他们是消费力最强的一群人,这种消费能力外移,大大削减了台湾内需商家的收入,从而影响到这些商家提薪。

  其次,十多年来,台湾物价上涨十分温和,除了2008年上涨3.53%之外,其它年份基本在1%上下浮动,即使今年在油电双涨的催涨情况下,前8个月物价涨幅也仅为1.84%。彭理事长说,横向比较,台湾物价不高,企业因物价而加薪的民意压力相对较小。

  第三,过去十几年,台湾创新力道减弱,产业升级减缓,因此对于前沿科技人才的需求减小,企业没动力比薪资比待遇,去争取高端技术人才。加上台湾公营事业单位还有所谓的 “打肥猫”条款,助长了薪资平均主义。

  彭锦鹏认为,归根结底,薪资反映的是人才的供求关系,人才供过于求,薪资就不容易调涨,这是最重要原因。企业外移,导致需求减少;大学扩招,导致供应增加,根本上造成了今天薪资“冻涨”、大学生廉价的状况。(兰文)

 

(责任编辑:赵鸣飞)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