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自卫队巡逻机飞过钓鱼岛
【环球网综合报道】2012年9月11日,“亚洲时报”网站转载林和立(Willy Lam)在詹姆斯顿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发表的文章《北京完全掌控冲突》(Beijing steers clear of skirmishes),文章对比了当前中日钓鱼纠纷与2005中日矛盾的异同点,列举了中国强硬派评论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认为钓鱼岛纠纷折射地区政治力量对比,美国才是藏在中日背后的推手。现将文章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对于美中关系,中国老一辈领导人邓小平说过一句的著名话:不论好坏,中美关系都要继续。同样的话对中日关系是否适用呢?
2000年以来,两个最具力量的亚洲国家的关系直线下降。在最近持续升温的钓鱼岛主权问题上,中国领导人也将争议局限在可控范围内,中国许多自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受害人的高层评论员都鲜明地表明了态度:通过武力解决这一40年的争端。中日最近围绕香港“保钓人士”在8月15日登上钓鱼岛的争辩十分激烈。2周以来,中国20多个城市爆发了2005年以来最强烈的反日浪潮,8月底,一名北京抗议者甚至夺走了日本驻华大使轿车上的日本国旗。
还有一点也非常明确,不论局势多么紧张,北京和东京为了国家利益都不愿意让岛屿争端演化为完全意义上的军事冲突,都不愿意盲目的爱国主义损害经贸联系。
中国官方新闻媒体也充满了表达强硬路线的声音。彭光谦少将建议北京向钓鱼岛派遣人员进行科学考察和环境调查,“如果日本胆敢派遣士兵阻止中国,我们可能以导弹回应”。人民大学社会科学教授陈先奎建议解放军在钓鱼岛附近进行常规演习,宣誓中国主权。著名军事评论家罗援少将建议将钓鱼岛建成中国海军和空军的发射场。鹰派的《环球时报》发表评论:“如果中日之间爆发战争,将是中国洗刷上世纪耻辱的战争”,该评论迅速被其他媒体转载。日本政府同样表露出杀气。东京改变禁止右翼组织登上钓鱼岛的长期方针,日本民主党(DPJ)首相野田佳彦实施了将争议岛屿从私人所有者手中“国有化”的计划,尽管日本的债务是GDP的两倍,野田政府仍向海上防务追加额外经费。中国多数评论员认为野田政府的挑衅行为是在11月进行的选举中为民主党争取右翼势力的选票。
中国政府对待钓鱼岛问题非常谨慎。比如,北京不允许中国的非政府组织效仿香港“保钓者”租用船只登岛,众多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此次的处理方式比2005年更为克制,当时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在教科书中“漂白”侵华战争罪行。当年8月19日,中宣部要求所有印刷和电子媒体不要过分报道民意抵制日货活动,但是“武汉晨报”刊出三菱、鹿岛建设等日本知名公司发行债券支持日本右翼组织的新闻,2005年的网上签名抵制日货活动,也有200万人参加,但是随后这个贴子被关闭。
北京也偶尔使用经济武器惩罚日本。2010年的钓鱼岛危机中,中国一名渔船船长被日本海岸警卫队扣留,中国随后减少向日本出口稀有金属,限制中国游客赴日本旅游。这次钓鱼岛纠纷中,中国还没有使用类似的“经济外交”手段,北京保持了足够的克制。
上个月中国官方媒体的措辞也非常中性。《环球时报》还刊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本支社社长韩晓清的文章,她批评香港“保钓人士”的登岛举行“损害了国家利益”,争辩中国仍需要日本的投资和技术来发展经济,仍在遵循邓小平1978年提出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由于解决钓鱼岛问题的时机不成熟,不应刺激两国人民敏感的神经。
实际上,中日紧密的经济联系应当让两国理性处理主权争端,“冷政治、热经济”现象自小泉时代就已开始,经济联系也可以使两国在这次争端中避免关系破裂,尤其是日本经济已走出困境。日系汽车和其他产品仍在中国市场平稳销售。中国经济也面临挑战,在出口美国和欧洲总量下滑的情况下,日本和亚洲市场对中国尤为重要。中国制造业也还需要日本的技术秘诀,从信息产业到绿色技术。
越来越多的评论家已经发现钓鱼岛纠纷折射地区政治力量对比,特别是亚太事务中长期掺杂着美国的干涉,和“与日本右翼力争钓鱼岛”相比,专家担心日本成为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长期战略筹码。中日建交40周年研讨会上,中国前外交部长唐家璇指出,美国藏在中日争端背后,如果日本愿意放弃加入美国反华同盟的方针,中日之间的紧张状态就会冷却下来,日本应当转变基本战略,和帮助日本遏制中国相比,东京更应该做中美之间的桥梁。
《环球时报》也发表过评论中日美三角关系的文章,认为“日本对中国友好的时代已经结束,日本对中国的仇视比对美国还要强烈,与韩国相比,日本离中国更远;所以日本选择与美国绑在一起。”《环球时报》总结:“日本扭曲的外交政策,是造成当前中日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一旦日本从美国的制华体系中脱离,钓鱼岛问题将不再是制约中日双边关系的主要矛盾。人民大学的陈教授等反日派学者也假设了下面一种可能:如果日本愿望向美国的围堵政策说不,中国将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与韩国和俄罗斯的独岛和千岛群岛的领土争议是日本另一个的地缘政治发展重点,和钓鱼岛问题不同,韩国和俄罗斯实际控制着独岛和千岛群岛。中国的强硬派评论家也呼吁中国与韩国和俄罗斯建立某种形式的同盟,共同对日本施压。这就意味着中国改变以往的中立态度,和韩国和俄罗斯站在一边,换取两国对钓鱼岛问题的支持。《环球时报》8月的一篇社论也指出,中国应当支持韩国和俄罗斯的领土主张,三国共同对付日本。
尽管日本政府确信美国在钓鱼问题上站在日本一边,但是北京同样确信美国将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迫使日本至少保证不使领土纠纷演变成中日两国的全面冲突。(战略网/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