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  星期三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老戏院别用高价拦住老观众

侯文学 

2012年09月12日15:17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北京前门地区百年老戏院——天乐园,日前举办重张开台仪式,首演现代京昆剧《情问三叠》,每张票价高达1785元。老戏院回归固然令人喜,但脱离平民却不足取。
 
京剧、昆剧等中国传统戏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不能失传,必须予以传承。作为拥有近200年历史的老北京戏院天乐园,虽是门脸不大的二层小楼,但它地处具有梨园文化传统的前门地区,而且早年田际云、梅兰芳、程砚秋、马连良等梨园大师都长期在此驻场演出,影响深远。东城区在原址重修天乐园,按照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建筑风格,恢复老戏楼风貌和戏剧演出,自然受到北京市民的欢迎。
 
今天的重建,由于经济发展了,条件和环境改善了,为老戏院赋予现代元素无疑是需要的,适当提高戏票价格也无可厚非,但千万别忘记保持“平民化”。据天乐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开园初期,拟每周安排3场戏剧演出,运行成熟后,每周的演出则将会不少于6场次。新戏楼集观戏、宴饮、品茗于一体,定位“中高端”,二层是VIP专区,5个露台包厢内,是欧式风格的白色沙发椅,票价分为288元、488元、688元和988元。
 
按照这位负责人的介绍,天乐园显然与“平民化”拉开了距离。对此,在天乐园附近的前门老住户赵老先生说,他小时候常跟父亲在天乐园和大栅栏的庆乐戏院看戏。那时候,前门的戏院都是平民戏院,没想到多年后,天乐园重张,票价已不再“平民”,普通老百姓只能在电视上和广播里听戏了。不过,上述负责人也表示,运行成熟后,票价预计会相对低廉些。但愿这种“预计”能够早一点兑现。
 
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始终做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讲,老戏院回归不该高高在上。我们期待天乐园以及更多重建的老戏院能够在确保运转和盈利的前提下,保持“平民戏院”的本色,让普通戏迷也能够看得起戏。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2年09月12日   第 05 版)
 
(责任编辑: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