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著名画家胡达生:情深而笔厚 境幻以传心

2012年06月25日19:34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海外网电(李深根 郝毅)晚近以来,国内山水画风大率以写实或写意为尚,而总归是 以传统模式表现客观景物和意趣为主。鲜有以传统笔墨抒写内心情绪,创造主观丘壑与意境者,有之,胡达生便是一位。

画家早在六十年代大学就学时即随侍齐白石嫡传弟子韩不言先生十年左右,受其师耳提面命,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技法根基。他的山水画由韩氏入门后遍习宋明以下各家各派。其中尤得力于元之吴镇、明之唐寅,清之“二石”、龚贤等,至晚近之黄宾虹,现代陆俨少等均能一一研解,遗貌取神而融入自己深沉厚重的艺术语言之中。这是一种创造性的笔墨语言,沉郁而谨严,回环而多变。非长期深入研习传统笔墨而融会贯通,自具性情者不能。

胡达生山水画的显著特色还体现在画面景物和笔墨程式的关系上;众所周知,中国画传统笔墨的造型准则一直是“笔笔是形象,笔笔是书法。”是主客合一的大一统写形和写意,是一种直观的,中庸式的艺术准则和技巧。而胡达生却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把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某些抽象艺术中的表现和构成因素灵活运用于山水画的树、石、云、水等技法,而将钩、皴、染、点等技法又作了相应的灵活变通。这样便将笔墨的主观功能从再现客观物象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再加之个性化的夸张变形,便大大增强了笔墨本身独立欣赏的价值和其内在表现的自由。因而,其作品面貌也就形成了一种瑰丽迷离、亦真亦幻的独特意境。这种程式组合与其深沉凝重的笔墨语言交汇在一起,就形成了他自己具有浓烈的现代形式美感和醇厚笔墨功力的山水画风格。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山水画强大的生命力,而山水画则在历代的发展中不断汲取各种营养充实壮大,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尤其是20世纪以来吸收了西方艺术中的造型因素后,山水画的面貌已然一变而趋于写实。而改革开放后西方现代艺术的涌入,则又为山水画艺术的主观抽象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胡达生即是这一发展势态下的一位成熟的山水画家。对待传统他能食古而化,入而又出。对待西方现代艺术他不生搬硬套,广而能融。经过多年艰辛地探索后,他能将西方现代艺术的精神水乳交融地汇入自己的笔墨语言之中,卓然自成一家特色。他的成功在于能将现代中国人的审美眼光和传统山水画艺术的精萃进行深层次的对接。这是对传统技法实质性的继承和拓展,是中国山水画面向现代的本位创新。他的作品雄辩地说明了传统笔墨的骨格风韵在现代中国的创新空间和欣赏价值。

作品一

作品二

作品三

(责任编辑:安鑫)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