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霞
今年以来,“脱北者”问题持续被西方媒体热炒。这令人联想到东西德统一进程中的类似事例。
1989年3月戈尔巴乔夫会见匈牙利新首相时,宣称东方阵营各国将不再受苏联强制约束。匈牙利政府对此作出积极回应,于同年9月开放与奥地利的边界线,72小时之内就有1.5万东德民众穿过匈牙利奥地利边境逃往西德,至9月末人数超过3万,最终共约10万东德民众逃往西德。
那些没有拿到匈牙利旅游签证的东德民众,大部分是通过前往波兰或捷克斯洛伐克,转而由当地的西德使馆前往西德。这些人滞留在当地,平时露宿街头或公园里,造成巨大混乱和严重医疗卫生问题。
西德政府积极谋求解决之道,将此事提交联合国讨论。1989年9月29日的联合国大会上,西德最终获得承诺:莫斯科将与东德政府交涉,敦促尽快解决这一问题。随后,西德外长抵达西德驻布拉格使馆,向滞留的东德民众正式宣布可以前往西德的消息。至11月4日,捷克斯洛伐克开放了去往西德的边界,至此通往西德的道路向全东德民众开放。
此事影响是巨大的。自1989年5月7日东德大选后,莱比锡民众就开始针对选举中的舞弊行为进行民主抗议。而该年春秋季发生的东德民众经由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大规模逃往西德的事件,更加剧了原有的抗议运动。在此之后,民主抗议运动升级。这些抗议运动直接导致了11月9日柏林墙的倒塌。
大规模逃离事件还直接导致东西阵营边界线的开放。东德民众获得旅行自由后,逐渐改变示威口号和目标。莱比锡抗议运动口号从“我们是人民”变为“我们是一个民族”,要求政府尊重民意的运动在性质上转变为要求两德统一的运动。可以说,两德统一进程是直接以东德民众大规模逃离事件为肇端的。
历史上东德民众经第三国大规模逃往西德的事件与现今“脱北者”事件存在诸多相似处:背景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对抗形势;事件性质都是事件主体逃离祖国;逃离祖国的方式都是经第三国中转;事件出现后都面临来自国际层面的施压,等等。
现今“脱北者”在人数规模上虽然较小,但韩国政府及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利用此事对我国政府施压。为防止“脱北者”事件升级,并考虑到这一事件升级可能带来的对我国外交战略的重大影响,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这一事件,谨慎处理此事件中牵涉的各方关系,包括对激进抗议进行冷处理、坚持我方立场,申明我国对待非法入境者的态度等。▲(作者是中国社科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