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4月17日16:00 来源:《南方日报》 手机看新闻
渣打:余值主张于法无据
然而,事情远没有结束。今年3月,当宋文洲再次查询账户时发现,其名下产品余值已经不在。“他们是专门做了一种理财产品,整体的主要是一个A的部分,经过1.5年之后就转成B了。法院所判赔偿部分是A子计划。B子计划中的损失我自己承担。”宋文洲意识到,没涉及赔偿的B部分余值已经被渣打银行收回。
“在最近三个星期之前,我正想用小钱,打电话要他把那个钱给我拿回来,他说这不是您的,已经拿走了。我问了法院,也问了律师,大家都认为当时法院只命令银行赔偿你损失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当然是你的。我给渣打银行打电话,你们赶快问问法院,他们也问了,还是不给我钱。”
宋文洲认为,剩余资产是自己的,“我认为渣打银行现在的行为算是非法霸占,对方一直没给出说法。”
昨日,渣打银行回复南方日报的内容与此前的说法基本没太大的变化。渣打银行表示:“该案理财产品是银行按照宋先生要求专门定制的,其本人参与了产品设计的全过程。本案理财产品的合同从未约定在A阶段可以赎回。银行已依法如期、完全地履行了生效判决,不存在宋先生所述的藐视法院判决的情形。”
对于今年出现的理财产品余值问题,渣打银行回应表示:“对所谓余值的主张,已超越了生效判决内容,于法无据。我行曾邀请宋先生见面,希望与他讨论厘清问题,但可惜宋先生拒绝。”渣打银行建议,就合同和判决内容的相关争议,可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不过,对于记者进一步询问“客户理财资金余值为什么会突然不见了”的问题时,渣打银行只是说:“基于公司对客户资料保密的政策和考虑,我们不便就此发表进一步评论。”他们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在中国法规及政策的框架下,尊重客户的合法权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