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郑文浩:印度军购"买"出世界第一 是军事强国还是西方提款机 【2】

2012年04月09日14:51    来源:《北京晚报》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世界五大武器进口国

(2007年至2011年)

名次 国家 金额(美元)

第一名 印度 126亿

第二名 韩国 70亿

第三名 巴基斯坦 69亿

第四名 中国 63亿

第五名 新加坡 51亿

世界五大武器出口国

(2007年至2011年)

名次 国家 金额(美元)

第一名 美国 391亿

第二名 俄罗斯 305亿

第三名 德国 117亿

第四名 法国 97亿

第五名 英国 52亿

观察

印度狂买 谁得利?

西方和俄罗斯的军工企业当然是最大的获利者。尤其在西方经济不景气、减少国防开支的情况下,印度这样的军火采购大国,不仅仅是难得的“金主”,而且成为向美俄及西方军事工业输血以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说,印度本国的军事工业正濒临死亡。

其次,印度相关政客也从中渔利。柏林的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公布的印度的腐败状况在183个国家中排名95位,远低于中国,仅次于俄罗斯。此外最近印度陆军参谋长自曝某军火商以280万美元向其行贿。

从上述信息中我们不难推测,在对外军事采购这种颇具专业性、牵涉金额巨大的经济行为中,印度某些政客和高级军官会拿到多少“回扣”?印度一些政客虽然到处宣扬中国威胁论,但实际清楚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地位长时间中没人会触动,印度庞大军购背后,是一个盘根错节的既得利益集团。军火商赚足了钱,政客也花钱买来了貌似强大的武器,照样名利双收。至于战争中实际表现怎么样,那就看哪个倒霉蛋背黑锅吧。

深度解析

为什么听不到西方喊“印度威胁论”

印度如此大规模购买武器,但在西方舆论中,却很难找到“印度威胁论”的痕迹。首先印度已经被西方视为制衡中国的重要棋子,因此被赋予“民主国家”的国际形象,那么就不能有印度威胁论的标签;而且在西方舆论眼中,印度购买武器成了“抵御中国军力的崛起”。

其次,正如上文所述,印度军队这种“暴发户”式行为,也实难成为一种威胁。如果印度要威胁自身利益,美俄军火公司只要一纸禁运命令,印度军队的大量进口装备马上就地“趴窝”,动弹不得。这样的一支军队,怎么会成为威胁?

是否损害印度本国军工业

有观点认为,印度长期大量购买国外的先进武器,对其本国的军事工业是个巨大的损害。客观来说,这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印度每年的国防支出在世界第十名左右,却维持这样一个世界第一的武器进口位置,就意味着对本国军事工业的采购量极为有限,长此以往必然陷入恶性循环。

然而,这种观点却也有些“思维中国化”。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包含着“家国天下”的使命感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因此创建独立自主国防工业,打造强大军队成为了近现代中国精英的共识。但对于印度的文化传统和现在松散的政治体制,却未必将“国防自主”看得有多么重要。

印度庞大的军购,打得是军队现代化的幌子,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军火企业和政客的美元盛宴。表面都是主义,实际都是生意。(郑文浩)

(责任编辑:赵磊)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