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专家:中国尚未公布南沙领海基线 立场无任何松动 

2012年03月13日14:37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2012年1月21日,驻守在祖国南端的西沙边防官兵来到西沙石岛,高举鲜艳的五星红旗和大红灯笼,向全国人民拜年。 新华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2月29日关于南海问题的表态引起外界高度关注。发言人洪磊说,“没有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对整个南海提出主权声索”。外界有分析人士据此妄称,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有所软化云云。

其实,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和态度是一贯的、明确的,并不存在所谓的“立场软化”或“开始变得清晰”等先入为主的判断。外界之所以如此认为,实质是对中国政府立场有意无意地误解或曲解。

3月6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再次强调了南海问题。他说,中方一贯主张以事实为基础。根据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妥善解决南海的争议。在争议解决之前,可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中国的立场再明确不过,有关国家所谓“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借口是站不住脚的。正如2月29日洪磊所言,“事实证明,南海的航行自由和安全从来不是问题,没有因为南海争议受到任何影响。希望各方,包括南海争议的非当事国,多做有利于维护本地区和平稳定的事情。”

但现实却是,一些南海主权声索国与一些原本不是声索国的国家也掺合进来,或轮番在南海地区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或强行招标开采南海油气,刻意给南海地区制造不稳定的气氛。

那么,各国的南海诉求究竟是什么?争议的焦点又在哪里?《国际先驱导报》知名南海问题专家李国强做出权威梳理。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2012年3月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没有任何国家包括中国对整个南海提出主权声索”,这一表述引起国内外的关注。那么中国对南海主权声索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南海争议区域究竟如何?

    整个南海海域的面积为350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海九条断续线之内,中国主张拥有主权、管辖权的海域面积为200多万平方公里。也就是说,中国对南海200多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岛礁滩沙和海域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和管辖权。

    中国尚未公布南沙领海基线

    中国南海疆域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自汉代至唐代,中国人民在南海活动的基本区域限于近海以及东沙群岛、西沙群岛局部海域;至宋元两代,随着渔业产生活动的日益活跃、水师“巡视”海疆的日益频繁,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局部海域已纳入国家版图之内;至明清时期,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范围几乎遍及南海诸岛,历代政府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管辖已形成规制;近代以来,中国政府进一步加强并有效行使对南海诸岛的主权管辖,1947年通过规范南海诸岛地名以及地图的标绘,再次明确以曾母暗沙为中国最南端,并以断续线为南海疆域线,从而最终形成中国南海疆域的实质范围。

    从1948年中国正式公布南海断续线以来,中国一直坚持对线内岛礁滩沙和海域拥有主权,这一立场不仅反映在历次政府表态、各类地图和中国对南海行使实际管辖的长期实践中,而且在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等若干国内法中均有充分、明确的体现。

    现代国际法中有关领土取得的基本原则包括“时际法”、“发现”、“先占”、“有效管辖”等等。根据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审视中国最早发现南海、最早命名南海、最早开发与经营南海、对南海进行最早并连续不断的行政管辖的历史依据,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南海疆域的形成,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而且具有唯一性和连续性,完全符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对此,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提出过任何异议,相反它们都承认或默认了中国拥有南海诸岛主权的基本事实。

    1996年5月15日,中国政府就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发表声明,明确了中国在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进而明确了从西沙群岛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领海宽度范围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中国的主权及于领海的水域、上空、海床和底土。

    尽管在该声明中,保留了“将再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余领海基线”的权利,但为了维护南海的和平稳定,中国政府尚未公布南沙群岛领海基线,但毫无疑问的是,一方面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主权、管辖权的立场从未有所变化,另一方面始终以南海断续线为主张拥有主权、管辖权的范围,从未将此主张扩大化。

(责任编辑:赵磊)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