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月10日电(张建松、朱翃)他们不是都市白领,却每天与摩天大楼“亲密接触”;他们不是电影中具有超人本领的“蜘蛛侠”,却常常要“飞檐走壁”高空作业。这些为城市高楼清洗外墙、安装空调等高空作业者被人们称为“蜘蛛人”。在10日开幕的上海市政协第十一届五次会议上,许多政协委员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于这一特殊工作人群。
“打开百度搜索,输入‘高空坠落’等词条,一长串高空作业坠楼伤亡的事故令人触目惊心。”上海市政协委员安琦说,“分析这些事故,最易发生高空坠楼的有保洁公司的外墙清洗作业、高楼安装空调的高空作业、建筑公司的施工作业等,这些行业大多由农民工承担,安全培训和施工保障等措施均亟待加强。”
鳞次栉比的城市高楼催生了外墙保洁市场的需求。在上海,目前从事外墙清洗的大小企业有近百家、“蜘蛛人”逾千名。经过深入调研,上海市政协委员屠海鸣发现,当前高空清洗行业普遍缺乏强制准入标准,任何人都能组建一家高空清洗保洁公司,只要能接到业务订单,就能在市场上立足生存。
“蜘蛛人”从业资格监管不严,是造成高空坠落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从2009年起,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已被列入特种作业人员范围,须取得‘登高架设作业证’方可上岗。但在实际操作中,多人共用一张证或无证上岗的情况屡见不鲜,不少‘蜘蛛人’凭着盲目的胆量就登上高楼干活。”屠海鸣说。
政协委员们还发现,目前我国对高空作业的专业设备检测和在岗培训也几近空白。“‘蜘蛛人’在高空作业‘命悬一线’,对安全保障设备尤其是绳索应有很高的要求,但目前高空清洗行业内对绳索的强度、使用、清洗、存放、报废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为了降低成本,工人在岗培训也几乎没有。”屠海鸣说,“保障‘蜘蛛人’安全仅靠行业自律远远不够,必须有政府监管部门的介入,建立强制标准。”
政协委员们建议,政府有关部门要对高空作业单位加强监管,建立强制行业准入门槛,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在现有高空作业职业资格认证的基础上,对高空作业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技能考核和体检,加强安全意识和作业规范培训;对相关设施和工具设立采购、管理和强制报废等规范,尤其是对关系到工人生命安全的绳索和滑轮等,必须设立日常维护和使用年限等细化规范。
“‘蜘蛛人’用自己的勇敢和勤劳,为我们生活的城市带来了清洁和明亮。虽然他们每天的工作是悬在半空中,但不能让他们的心也悬在半空中。”安琦说,“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多管齐下,加强高空作业的安全保障,为这些可爱的城市‘蜘蛛人’编织一张安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