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31日16:15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认识王书芳老师是在今年金秋的一次省级书法作品展会中,那时因为主持操办整个活动,未及深叙。后来再去礼泉出差中缘分又使我与王书芳老师再次握手。使得我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了这位执着于文化教学与新书法追求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和书法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王书芳老师有着过人的敏思,1965年年出生于陕西省礼泉石潭,幼承家学,自上师范起,即书学颜柳,兼追二王,擅长行书。近三十年教育生涯,使他在纷繁浮躁的社会里,仍然坚守心中的一片宁静。工作之余,埋头书斋,潜心笔耕,不事张扬。练习书法不追名逐利,讲求以书养心,以书修行。做人真诚坦率,而又极其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及文化素养。其书法率真随性,追求“以德为魂,以书为骨”。 从他擅长的行草书中我品味出了其浸淫二王、李邕、苏轼、米芾、王铎、赵之谦诸家的痕迹,而终以苏风较著;大草也是王书芳老师书法的着力点,其大开大合、恣肆纵横,畅达遒劲、从容不迫、神定意闲,显然兼有旭、素、山谷、王铎的笔墨神韵;篆隶也是其创作的胜场,钟鼎、石鼓的静穆,汉碑的气厚、简帛书的萧散被其汲收融汇,高古而清新成为其碗底妙笔。
注目王书芳老师,我常常为其技术与艺术、理论与创作、甚至还有诗、画、印创作的研究统于一身,而又从容不迫,成就不菲而惊叹。人们通常讲“专而精”,而王书芳老师却是博而精。康有为提倡要做通人,也许只有博才能真正实现高境界的精。
(张允辉 成林 李媛摄影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