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残疾人事业有了飞快的发展,借助奥运会的东风,北京的无障碍水平有了长足的改善。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发明家——马鸿翔,他凭借多年的切身经验研制并生产了一款适合重度肢残人方便骑行的电动轮椅。在2010年北京市肢残人协会开展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百问百答献宝”活动中,方便轮椅被评为“金点子”。近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2011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上,马鸿翔的方便电动轮椅荣获了第二届“东方杯”全国残疾人辅具器具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
产品多样,“个性化”是关键
这款电动轮椅准确的说是一个电动助力装置,它可以和任何一款手推轮椅相连接,使之成为电动轮椅。即节省了资源又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个性化的需求。这个助力装置采用了12寸、500瓦电机轮,提高了对凹凸路面的适应度和爬坡能力,能顺利通过过街天桥及地下通道,乘坐地铁和火车。其续航能力为40公里,并有前进行驶和倒退行驶两个档位的电动操控设计,便于残疾人和老年人出入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提高了社会参与能力,充分享受无障碍出行的方便和快乐。
轻巧便捷,便于携带
马鸿翔的方便电动轮椅设计与一般电动轮椅不同的是其轮椅的车把、车架、蓄电池都可以拆卸和折叠,分解后单个部件变得轻便,使架双拐的重度残疾人也能自行将其放入汽车后备箱,为驾驶汽车的肢残朋友提供了方便。(孟江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