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6日  星期五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华人为主的活动请讲中文

2011年12月19日09:17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最近,陆续收到一些侨胞的反映,称在一些华人的活动中,有的演讲人明明可以讲中文,却非要大秀英文。这使一些英文不那么灵光的老华侨感到不便,更重要的是,失掉了宣传和推广中华文化的好机会。这个问题应引起重视,特别是华人社团的负责人,要很好地考虑。

有人认为,在美国就应当讲英文。这话听来有道理,实际上很片面。试问,在一个华人为主的活动中,绝大多数听众或观众是华人,讲的事情也是华人的事情,内容也是华人最关切的主题,为什么非讲英语呢?有人说,要是有一些不懂中文的只讲英语的人士出席,我们又不想冷落他们,怎么办?

那也好办。对个别的VIP,主办方可以安排双语好的同声传译,给他们方便。除此以外,如果活动中不懂中文者有一定数量,演讲者可以在讲演最后,以英语简要总结,或是你的发言太重要,可以事先把演讲稿译好发给只讲英语的听众,这样既对只讲英语的人士给予了尊重,又可以避免让所有在场华人在时间和精力上“陪绑”。

目前,世界上的“中文热”方兴未艾,美国和其它国家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华人会议上,不少主流人士和官员,都喜欢在讲话中先秀几句中文,自己很引以为荣,听众也往往给以掌声鼓励。而我们中的某些人,却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在华人中也喜欢言必英文,似乎在表明自己如何“主流化”,实际上,这和当前整个的潮流似乎有点格格不入,也造成了脱离一些华侨华人、特别是老华侨的后果。

美国是一个多元、包容的社会,各个族裔都可以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使用自己的语言,还可以办自己语言的媒体,举行自己语言的节庆活动。我们华人,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很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把海外中文教育搞好,把推广中华文化的事情做好,做中美人民友好交流的促进派。我们要利用所有可能的机会来做这一切,其中就包括在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时候,多使用和传播中国语言。(木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1年12月19日   第 08 版)

(责任编辑:陈兴来)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