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俄罗斯被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接纳为成员国。在被批准加入WTO之前,这个年GDP规模达1.9万亿美元的国家,是WTO之外的最大经济体。现在,俄罗斯有6个月的时间完成其国内的相关法律程序,为未来履行WTO的规则做出国内法方面的调整。据领衔谈判的俄罗斯副总理舒瓦洛夫预计,这一进程怎么也要等到明年3月的大选之后才能完成。
也许是18年加入WTO的谈判过程过于漫长,也许是俄罗斯加入WTO已算不上重大新闻,全球经济界人士必看的道 琼斯通讯社的网站和彭博新闻社的网站,都没有把这一消息作为重要新闻来处理。在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世界”版块上,置顶的新闻是开罗的示威,接下来3条有关中国的消息,再接下来是普京在俄罗斯的公众支持率又创新低的消息,隔开一条消息后又是俄罗斯的消息,不过仍然和俄罗斯加入WTO无关,是关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对政府持批评态度的报纸的新闻工作者遭枪击死亡的消息,接着这条消息之后,才是WTO同意俄罗斯具有成员国资格的消息。
但是,实际上,无论怎样,俄罗斯加入WTO,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俄罗斯加入WTO,意味着昔日奉行计划经济中的最大经济实体,最终被纳入到了通行市场经济规则的世界性经济贸易组织中,并将以市场经济原则作为国际贸易规则。俄罗斯加入WTO,再次证明了世界经济中的大趋势和大走势;其18年艰苦谈判的过程,也再次证明了通行于世的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界贸易规则的不可扭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如俄罗斯那样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大国,“自己玩自己的”不是不可以,但是代价十分高昂。这就是俄罗斯在“硬汉”普京领导下,虽然频频向西方和美国“示硬”、做出与WTO对抗的姿态、屡次为苏联解体遗憾而表现出“向后看”的趋向后,也没有中断俄罗斯加入WTO努力的原因所在。除此之外,俄罗斯的精英们想必明白,加入WTO并非只是经济贸易规则的改变,WTO成员国的地位,也是一个世界性大国“形象正常化”的起码前提之一。
当然,俄罗斯在此时被接纳为WTO成员国,除了为谈判进程所决定外,世界经济形势和俄罗斯国内局势,都是促成因素的一部分。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看,WTO把资源出口大国俄罗斯纳入到通行统一规则的世界经济体系中,有助于减少出现2008年那样的世界性能源价格大幅度波动。同时,深陷欧债危机的那些WTO中的欧洲国家,也在觊觎着俄罗斯高达5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此外,从俄罗斯国内的因素看,在普京借着俄罗斯宪法的重大破绽,宣布竞选下届总统,正式上演其与梅德韦杰夫的“二人转”后,普、梅二人也确实需要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事件,来向国际和国内表明其政治经济取向。在普京企图“二进(克里姆林)宫”的努力,在全俄罗斯遭遇到越来越大的反感和抗议后,俄罗斯加入WTO的举动,也许会给寒冷的俄罗斯政治局势送上一个急需的炭火。
俄罗斯当然需要与其相适的大国形象。但是,不守规则的过分强硬,会给国内、东欧乃至整个世界的人们带来恐惧和痛苦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入WTO,是俄罗斯归化世界主流文明,顺应世界大势,再塑大国形象的正选和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