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超算中心主机房计算机 |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已基本完工,中国第一台实测性能超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曙光“星云”11月16日将在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全面开通运行。该中心(以下简称超算中心)投入运行后,能大大缓解华南乃至东南亚地区高性能计算能力紧张的局面,在新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自然灾害预警分析、气象预报、地质勘探、工业仿真模拟等众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为你揭秘这台每秒达1271万亿次的世界第四“超级计算机”。
星云工作一天 堪比PC174年 超级计算机简称“超算”,通常指由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处理器(机)组成的、能计算普通PC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课题的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
超级计算机以1271万亿次运算速度工作一天,相当于一台当前先进的主流PC机工作174年。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与一般计算机相比,计算能力惊人,将超过20万台普通笔记本电脑的计算能力。目前,各国在超算领域的争夺十分激烈,第一名经常易主。据了解,此前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仍是我国的“天河一号”,但根据最新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中,日本的“京”以每秒8162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跻身榜首,“天河一号”降至第二。
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深圳云计算中心)总投资12.3亿元,一期建设用地面积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主机系统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制、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制造,2010年5月经世界超级计算机组织实测确认,运算速度达每秒1271万亿次,当时排名世界第二,根据最新数据,目前排名为世界第四。该项目是国家863计划、广东省和深圳市重大项目。
超算中心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90%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多数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超算中心高级工程师徐晓东介绍,超算中心的网站点击率超过10万次,其中报名应聘5000人,“我们从这5000人里招聘了40人。”据了解,超算中心的人员招聘还在继续。“这里存在滚雪球效应,这是一个圈子,有时可能会带来一个团队。”徐晓东说。
超算中心研发部徐泽明博士介绍说,超级计算机的可用时间一般是5年,但超算中心将不断完善更新系统以求更大发展。“我们的机房有4层,现在2层装了设备,3、4层都是在为后续做准备。”徐泽明说。
华南经济发达 超算需求旺盛 徐晓东称,超算中心落户深圳是因为深圳有需求。“我们调研后,发现整个华南地区在超算方面都比较欠缺,很多企业要去北京、上海才能完成这项工作,例如华为是去香港。”徐晓东说,“正因有需求,政府才决定自己搞超算,也刚好赶上2008年国家科技部的863计划。”2009年,超算中心得到863计划的批准。
据介绍,华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和活跃的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目前,华南地区在产业、科研和公共服务方面对高性能计算需求非常旺盛。2008年调研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对高性能计算需求总量峰值达1600万亿次以上,其中深圳有超过800万亿次的计算需求,此外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也有300亿次以上的计算需求。
“超算”看不见、摸不着,却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汽车和手机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越来越准,都与超算有关。”徐泽明说,“一部汽车正式投入使用前,要做100次碰撞试验,要用真正的汽车来碰撞;而现在可以通过电脑模拟汽车碰撞,100台车的碰撞试验可以减少到10台。”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