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留學>>留學觀察

東盟學生學習表演中國傳統民族舞蹈

2012年11月12日08:54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身著鮮艷的長袖寬擺長裙,頭戴精美的飾品,舞台上幾位身形靈巧的女子正在演繹中國西北傳統民族舞蹈胡旋舞,她們動作輕盈、節奏鮮明,急速旋轉起來時,全身彩帶飄逸,達到“回風亂舞當空霰”的效果。

“舞者:阮氏鳳泉、黃阮清嫻、潘寶茹……”如果不是舞台背景大屏幕的提示,她們惟妙惟肖的表演定會使觀眾誤以為她們是西北地區某個專業歌舞團。實際上,她們是廣西藝術學院附屬中學的越南留學生。

8日晚,2012·“紅銅鼓”中國-東盟藝術教育成果展演閉幕式暨頒獎晚會在廣西首府南寧舉行,來自中國和東盟的學生們向觀眾展示了他們的拿手好戲,而像阮氏鳳泉和她同學這樣能將中國傳統民族文化藝術演繹得頗具水准的外國人則成為了晚會的明星。

“在越南,通過中國的電視劇,我們懂得很多中國的文化和歷史知識。”阮氏鳳泉說,來到中國之后,通過學校的藝術教育學習,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更加濃厚。

這只是中國-東盟在文化藝術教育領域交流走向深入的一個縮影。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1年來,雙方通過部長級會議、論壇研討、人員交流、舉辦藝術節和展覽等形式,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的文化交流合作。

“中國-東盟已經走入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開放交流的新時期。”中國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長王豐說。本次展演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廳和自治區教育廳聯合舉辦,2008年至今已舉辦三屆。

廣西作為中國唯一與東盟國家水陸相連的省份,在與東盟文化藝術交流方面不斷加深。據自治區文化廳廳長余益中介紹,2011年,為慶祝中國文萊、中國泰國和中國馬來西亞分別建交20周年、36周年和37周年,廣西給這些國家觀眾帶去的“魅力廣西”文藝晚會、“歡樂春節”演出活動以及大型歷史舞劇《碧海絲路》受到廣泛好評。

無論是官方組織的交流活動,還是市場或民間組織的商業、公益演出交流活動,中國-東盟雙方在文化藝術教育領域往來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些交流活動也帶動了文化藝術的傳播。

晚會上的節目還體現出中國-東盟兩國在文化教育、文化發展上的差異:馬來西亞國立藝術學院學生帶來的舞蹈《札賓舞》原汁原味地展現了當地的傳統習俗,中國的一些民族舞蹈則在創新和現代舞台效果運用給觀眾帶來了全新的視聽感受。

“不同文化間融合和交流的重要性體現出來了,雙方在交流理解中各取精華,才能長足發展。”晚會導演盧浩說。

(責任編輯:王棟)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環球媒體聚焦中國環球媒體聚焦中國
  • 黨會十八大開幕 黨會十八大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