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南京大學外國留學生新生在排隊辦理報到入學手續。新華社記者孫參 攝
高校留學生數量攀升、生源多樣
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共接收了世界各地的留學生29萬余人,預計2020年這一群體將達到50萬人。其中有享受政府公費補貼的學生,有社會機構贊助的學生,也有自費生、短期交流培訓生等。
不少高校見証了留學生事業的蓬勃發展,深刻體會到其間的巨大變化。復旦大學留學生數量在全國高校位居第三,2011年共接受了來自約120個國家和地區的7115名學生。該校外國留學生工作處處長楊增國介紹,過去以亞非拉生源為主的外國留學生群體格局現在已經被打破。
目前,在獲得中國政府獎學金和孔子學院獎學金的洋學生中,歐美發達國家生源的比重不斷上升。楊增國說:“中韓建交以來,一直是韓國留學生數量位居第一,日本第二,近兩年來歐美留學生總數已超過日本。”很多留學生在採訪中也告訴半月談記者,自己身邊的歐美留學生越來越多。
與此同時,留學生的生源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上海交通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劉建新說:“各個高校的理工科入學門檻較高,讀完工科專業並拿到學位非常不容易。我們學校電力電信學院、機械學院和交大密歇根學院等專業的留學生十分優秀,有些還能拿到一等獎學金,頗受跨國大企業青睞。”
如今留學生熱衷的專業,不僅有語言文化類,政治、經貿、新聞、社會、法律、醫藥等專業課上都有他們的身影。高校課程設置靈活、培養計劃豐富多樣也讓他們來華學習的自由度很大。同濟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副院長程曄介紹,過去留學生就讀的隻有本科,現在還多了研究生,以及一到六個學期不等的進修班。近10年來,同濟大學開設了留學生預科班,今年一學期就招收了300多人。另外還有插班生、短期交流生和假期班留學生等來華留學形式,不同漢語水平的留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班級,全校各個專業院系都對留學生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