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評論

  

海外版:江南風與台灣文創

2012年11月06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李煒娜    字號:
摘要:“韓流”讓人們看到了文創產業帶動的巨大產能與收益。這在目前台灣經濟陷入“保1”危機的情勢下,似乎有了更多的現實意義。

  韓國鳥叔的《江南 Style》席卷全球,當這陣江南風刮到台灣,有人瞠目現代人的娛樂精神,也有人嘆服這波“韓流”的神奇力量。

  在江南風之前,韓國“師奶殺手”裴勇俊主演的電視劇《冬季戀歌》曾創造了1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韓劇《大長今》也創下近30億美元的銷售業績。據統計,2010年韓國文化產業產值已達343億美元。看來,韓國經濟的成長,“韓流”功不可沒。

  “韓流”讓人們看到了文創產業帶動的巨大產能與收益。這在目前台灣經濟陷入“保1”危機的情勢下,似乎有了更多的現實意義。用台灣官員的話說,目前台灣經濟呈現“成長很乏力,動能很不足”的狀態。當過去引以為傲的科技電子業不再具有競爭優勢時,文創產業或許可以為台灣經濟注入一池活水。

  台灣文創產業起步早,台當局也給予諸多政策支持,許多文創產品都體現了小而精的台灣文化特質。島內從2002年開始實施“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劃”,2010年頒布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規”更是在融資、稅收等多方面給小微文創企業優惠。文創產業九成是小微企業,資金政策上的支持為想要創業的年輕人解除了后顧之憂,智慧火花閃耀不息,台式文創才迅速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文創產業如今已被許多國家和地區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大陸近年來亦積極推動,且有后來居上之勢。《2011年兩岸城市文創產業競爭力調查報告》顯示,台灣主要城市的文創競爭力已落后於大陸許多城市,如台北市在兩岸的36個受調查城市裡,僅獲得第5名,輸給了第3名的杭州與第4名的深圳﹔北京的文創產值已佔北京市GDP的12.6%,而台灣隻佔了4%。

  台灣文創能否創造另類“江南”奇跡,帶動經濟發展?未來,兩岸需要在開拓市場、加快人才培養、完善投融資機制等方面攜手。其實,兩岸業者的合作已經走在前頭。在大陸的許多文創園區,都能看到台商的身影﹔兩岸的各種文創交流活動、共同研發的文創產品也都不鮮見,隨著交流交往的深入,政策和相應法規的出台也會呼之欲出。

(責任編輯:李文慧)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衛星拍攝美國桑迪衛星拍攝美國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