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國內|國際|台灣|港澳|華人|評論|留學|創投|娛樂|文史|書畫|旅游|視頻|漢語|地方|論壇
海外網>>港澳>>港澳報評

表達意見多渠道 何必乞求一舊旗

2012年11月05日14:09    來源:海外網        字號:
摘要:“英國香港”旗在維港兩岸飄揚了近一個半世紀,但香港市民從來沒有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旗幟,能夠准確說出旗上圖案和顏色的市民寥寥無幾。因為市民心中十分明白,這面旗代表的只是英國殖民管治者的利益而已。香港是一個七百萬人的社會,有人對政府施政、對民生社會、經濟發展和個人生活有所不滿,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但回歸十五載,在中國香港特區土地上打出港英殖民時期的旗幟,不僅不應該,而且是十分盲目、無效的不智行為。
海外網11月5日電 《大公報》發表社評全文如下: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昨日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上回答議員問題時指出:市民對政府施政或社會的看法會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也不需要用殖民時期的旗幟來表達不滿。
有關問題,近日在社會上引起較大關注,印有龍獅圖案的“英國香港”旗出現在一些游行活動中。作為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對此表明態度,是有必要和負責任的﹔而從回應看來,梁振英對問題有深入和准確的看法,有關人士對特首的回應應該認真看待和深思。
“英國香港”,那是一面什麼樣的旗幟?那是一面代表一百五十年英國對香港實行殖民管治的旗幟,旗幟上面,有“大英帝國”海盜式掠奪的歷史惡跡、有中國人被“殖民”侵佔的屈辱血淚,這並不是一面值得高高舉起的、光輝的旗幟﹔而更重要的是,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凌晨零時,這面旗幟已經隨著英國人的“撤出香港”而降下,永遠消失、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紫荊花區旗,一面有尊嚴、有地位的真真正正屬於香港市民的旗。
這面“英國香港”旗在維港兩岸飄揚了近一個半世紀,但香港市民從來沒有把它當成是自己的旗幟,能夠准確說出旗上圖案和顏色的市民寥寥無幾。因為市民心中十分明白,這面旗代表的只是英國殖民管治者的利益而已。個別近日在游行活動中打出這面旗的年輕人,不妨回家問問他們的父輩祖輩,聽聽曾經生活在這面旗幟下的人的切身感受,九七回歸,英國立即關上大門,“英國公民(海外)護照”的字樣令一些曾經以為可以“移居”英倫的人傻了眼。
事實是,香港是一個七百萬人的社會,有人對政府施政、對民生社會、經濟發展和個人生活有所不滿,是一點也不奇怪的事﹔而且,市民的不滿並非空穴來風,樓價越壓越高要不要不滿?住?房住板間房要不要不滿?個別官員令人質疑又欠缺詳細交代要不要不滿?……這些不滿,不但不能怪市民,而且梁振英政府應該感謝這些上街游行的市民說出了他們的不滿,幫助政府掌握民意、了解民情、改進施政。但回歸十五載,在中國香港特區土地上打出港英殖民時期的旗幟,不僅不應該,而且是十分盲目、無效的不智行為。打出旗幟者,可能不滿什麼胡椒噴霧“警權過大”、沒有示威自由,但今日香港特區的事務,英國人能管嗎?能置喙嗎?更不要說英國政府最近發表的“報告”對“一國兩制”和香港近況都多有溢美之詞。
而更重要的是,在游行活動中打出了“英國香港”旗幟,恭維了誰?討好了誰?或者如某亂港傳媒所言可以否定了誰?打擊了誰?答案都不是。即使還念念不忘一百五十年殖民“光環”的英國人也不會作出此歷史倒退、時光倒流的白日夢,而對內地同胞、對中央人民政府,對所有真心實意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以三十六條、CEPA、自由行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人們,看到這面旗肯定會感到厭惡。而兩地關系被傷害,最終受害的隻會是七百萬香港市民。
梁振英政府確有服務港人社會之心,市民應給予時間和支持,中央也將會繼續全力挺港。就讓這面早己蒙上歷史塵垢的“英國香港”旗幟回到它的“老家”去,不要再在特區作祟為患吧。
(責任編輯:劉凌)

相關新聞 >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

視頻 >

  • 海外網宣傳片海外網宣傳片
  • 衛星拍攝美國桑迪衛星拍攝美國桑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