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紅色之旅:江西【2】

2012年10月25日11:23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滕王閣

  [文化成就]

  江西歷史文化成就較高,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和許多歷史文化名人。如江南三大名樓之首滕王閣位於省會城市南昌,宋代四大書院之一白鹿洞書院依然保留在九江等等。同時諸如王勃、李白等均在江西留下了墨寶和足跡,更有王安石、湯顯祖、朱熹等等的名人或出生於或祖籍為江西。

  滕王閣

  江南三大名樓之首。始建於唐永徽四年(653年)。貞觀十三年(639 年)六月,唐高祖李淵第 22 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受封為滕王,后遷洪洲(南昌)任都督。據說唯一的建樹就是在公元 653 年於城西贛江之濱建起這座樓台為別居,閣以其封號命名——“滕王閣”。 上元二年(675年),洪州都督閻伯嶼在此大宴賓客,王勃席間所作《滕王閣序》,成為傳誦千古的名篇。今仍有不少寫詩著文者,陳運和詩《滕王閣》就跟隨”一批批后人,一首首頌詩”、“跨進《滕王閣序》和歷史攀談”。

  漢歌

  《漢歌》,起源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江西省古漢族長江中下游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形式。數千年來流傳於九江縣港口鎮望夫山一帶,隨著中華瀕危奇技表演藝術團對漢歌的搶救發掘,《漢歌》自亮相以來,已曠世罕見空前震撼,極具感染的試聽感受,被認為是世界上最“純朴的原生態歌曲,如同清澈的泉水,渾然天成。《漢歌》是中國漢族古典歌譜穿越時空的天籟旋律。

  文明

  江西古文明曾經呈現出燦爛的光輝。樟樹吳城商文化遺址和新干大洋洲商代大墓的發現最為重要,証明商文化到達了江西。但從新干大墓中出土的銅器看,大量的青銅器都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純粹的商王朝的銅禮器隻佔少數。江西的青銅手工業制造,已形成了比較完備的系統。瑞昌銅嶺商代銅礦遺址的發掘,發現了豎井巷道,各種採礦工具,包括選礦用的木溜槽俱已齊備,是我國和世界上最早的礦業遺跡。江西在我國古代青銅文化史上佔有重要位置。 江西考古明代藩王墓的發掘。已發掘的有南昌的寧獻王朱權、寧康王朱覲鈞和馮妃、寧靖王吳妃墓,鄱陽的淮靖王朱瞻墓,南城的益端王朱檳、益定王朱厚燁和萬妃、彭妃、益宣王朱翊和李妃、孫妃墓、益定王朱由木和黃妃、王妃墓。

(責任編輯:朱曄)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