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3日10: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對於這種普遍存在的問題,機制和導向上的原因帶有根本性。近幾年,全國各大衛視在收視率的競爭上日趨激烈,都需要一些好劇來擴大影響,增加對廣告商的吸引力。毋庸諱言,明星在觀眾中的影響力確實更大,他們的人氣本身就是吸引觀眾的無形資本,打明星牌也就成了電視台提高收視率的有效抓手,廣告商也更願意在明星身上押寶。為此,一些電視台投其所好,在選購電視劇時,不是首選故事,而是直奔明星——“誰演的?”電視台的這種購片導向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投資人為了收回成本、賺取利潤,就要讓導演用“明星臉”。同時,由於近年來大量熱錢涌入電視劇產業,不少影視公司積極運作上市等因素,共同導致了拍攝需求猛增。然而,明星的數量終究是有限的,對明星演員這種“稀缺資源”的追捧,必然炒高他們的身價,使他們有了“客大欺店”的資本。試想,一個演員手裡有幾十個劇本供挑選,要高價也就不足為奇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