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8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廣西陽朔“地球村” 村民十足“國際范”

2012年08月08日09: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新社桂林8月7日電 題:廣西陽朔“地球村” 村民十足“國際范”
 
作者 楊陳
 
“Hello,Welcome to Yangshuo。”一位地地道道的鄉間農婦,用熟練的英語招呼著外國游客。她,叫Christina,也叫廖初弟。在有“地球村”之稱的廣西桂林市陽朔縣,許多當地村民都能像廖初弟一樣,以一口流利的英語與外國人交流,每個人都“國際范”十足。
 
廖初弟說,1997年大量的外國游客到陽朔旅游,促使她進入當地一家外語學校學英語,之后當起了鄉村導游。幾年來,她接待來自德國、意大利、法國、荷蘭、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游客不計其數。如今,依靠著外國友人的口碑相傳,廖初弟足不出戶就生意不斷。她說:“我從來不需要到車站去等游客,都是外國朋友給我發電子郵件,約定時間。”
 
盡管現在陽朔已成為外國游客來華旅游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年均接待外國游客30余萬人,但陽朔從最初守著秀美山水無人知的小縣城,到如今成為東西方文化交匯融合的“地球村”,當地人還是經歷了一個思想上的大轉變。
 
廖初弟至今還記得剛開始接觸外國游客的不習慣。她說:“外國游客出於禮貌經常會跟我擁抱或是親一下臉頰,但那時候總覺得別扭,沒辦法接受,因此當時生出了很多流言蜚語,甚至一度影響了我的家庭和睦。而現在,村民們都了解了這一西方禮儀,也就逐漸習以為常了。”
 
走在陽朔的大街小巷,隻要有外國人在的地方,就能聽到紀念品攤主用流利的英文向客人推銷商品。哪怕外國人在陽朔鄉間迷了路,路邊的老農也能用幾句簡單的英文為之提供幫助。
 
據陽朔縣旅游局局長黃永忠介紹,現在陽朔很多農民都會說英語,全縣挂牌的外語學校最多時曾達到30多所。在當地著名景點月亮山所在的高田鎮,一個不足800人的村落就有130多位會說外語的鄉村導覽員。其中一位年近7旬、隻讀過3年小學的老人徐秀珍,通過與外國游客的交流學習,目前已熟練掌握了英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等8國外語,並被她的外國友人親切地稱為“月亮媽媽”。
 
會說外國話、懂外國禮儀,這對於陽朔“地球村”的村民來說還遠遠不夠,他們想要的是將中西方文化真正匯集於此。每逢西方的聖誕節、萬聖節、狂歡節,村民們會在外國游客的帶動下,想方設法營造節日氛圍,體驗西方文化。而到了傳統的中國元宵節、陽朔漁火節,村民們又會邀請西方客人感受東方節日的魅力,在陽朔這個“地球村”裡盡情狂歡。(完)
 
(責任編輯:雲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