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香港愉景灣,市民從沙灘中淘出的膠粒。人民網記者 尹世昌 攝
8月5日,幾十位市民自發到香港大嶼山愉景灣一個沙灘清理膠粒。
這些米粒大小的硬膠粒,是十幾天前強台風韋森特經過香港時,有貨輪上的貨櫃墮海,內載的袋裝膠粒散落,一部分飄浮到香港海域,隨潮汐沖上沙灘。淺水灣沙灘以及南丫島、大嶼山都發現了膠粒。
船上共有七個四十呎集裝箱墮海,其中六個裝有袋裝的聚丙烯(共一百五十噸),一個則裝有玻璃瓶。由於部分集裝箱已破爛,所裝載的袋裝聚丙烯散落在海面及沖上附近海灘。
海事處已尋獲五個集裝箱,並即時動員打撈已發現的集裝箱和在海面上漂浮的聚丙烯。現在海面收集到的袋裝聚丙烯約五十噸。
在陸上方面,食環署在收到通知后隨即展開清理行動,至今已清理約二十一噸在沙灘上發現的塑膠原料。連同海事處收集得到的數量,接近一半的聚丙烯塑膠原料已獲清理。
大批香港市民利用周末假期,自發到沙灘清理。由於膠粒體積很小,並混合了垃圾和沙,清理難度較大,整個清理工作可能要持續數星期甚至數月。
食品及環境局局長高永文說,根據食物安全中心的評估,膠粒本身並無毒性。問題是一些魚類如吃下這些膠粒,可能因梗塞致死。另外,這些膠粒據說會吸收海水中某些毒素,不排除影響魚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