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中東局勢動蕩四位強人下台 各國前途難預料 (2)

2011年11月25日11: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卡扎菲


    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毀譽參半 被捕身亡

  為推翻卡扎菲政權,利比亞今年2月爆發內戰,革命武裝遭到卡扎菲軍隊的武力鎮壓。北約聯軍隨后介入戰事,對利比亞進行空襲,從而扭轉戰局。利比亞“過渡委”武裝8月時攻入首都的黎波裡,卡扎菲逃離,之后一直下落不明。

  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老家蘇爾特附近被“過渡委”士兵抓獲,隨后在交火中身亡,其尸體在被當眾展示4天后,埋葬於利沙漠中一處秘密地點。其次子賽義夫也於本月19日在利比亞南部沙漠被捕,現被秘密關押,將在利比亞接受審判。

  卡扎菲1969年9月在國內革命中奪取政權,成為利比亞最高領導人,並開始長達42年的統治。卡扎菲本人極富爭議,世人對他的評價毀譽參半。在他統治下的利比亞憑借豐富的石油資源,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但是,卡扎菲政權在國內多年累積的民怨終於在今年2月爆發,燃起戰火。 

  今年6月,位於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ICC)正式對卡扎菲發出逮捕令,指控其犯有謀殺、迫害及反人道主義等罪行。同樣遭到國際刑事法庭通緝的還有卡扎菲的次子賽義夫和利前情報部門負責人賽努西。

  10月23日,利比亞執政當局宣布全國解放。11月22日,利比亞“過渡政府”在的黎波裡宣告成立,擔任總理的利“全國過渡委員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阿卜杜勒·拉希姆·凱卜公布了新內閣名單。新內閣的任職時間將持續到明年年中舉行的國民議會選舉。據利“過渡委”執行局前主席賈布裡勒稱,目前有外國勢力利用利比亞派別或部族武裝組織間接介入利內政,利比亞重建之路十分艱難。

薩利赫

    也門總統薩利赫:政壇常青樹 最終交權

  今年1月底,也門爆發大規模民眾反政府示威運動,要求已執政33年的薩利赫下台。與也門政治和經濟往來十分密切的海合會隨后於4月提出了旨在化解也門危機的調解協議。迫於國內外壓力,薩利赫此前曾三次表示同意簽署協議,但均在最后一刻反悔。

  薩利赫1978年7月當選阿拉伯也門共和國總統,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在此后的30多年時間裡,薩利赫也門政壇第一人的地位從未被真正動搖過。今年1月也門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上萬名示威者要求薩利赫下台。面對各方施壓,薩利赫2月宣布終止此前通過的憲法修正案,並於2013年任期結束后離任,但反對派和示威民眾仍不滿意,要求他立即辭職,並准備指控他殺害平民和涉嫌腐敗。

  今年6月3日,也門首都薩那的總統府遭反對派領導人薩迪克·艾哈邁爾為首的部落武裝炮擊,造成總統薩利赫以及也門總理、一名副總理和議會議長等10名政府高官和高級軍官受傷,薩利赫的數名保鏢死亡。薩利赫隨后前往沙特阿拉伯接受治療,並在9月時傷愈回國。其時,也門國內局勢持續動蕩,執政黨與反對黨聯盟有關總統移交權力的談判陷入僵局。 
 

  在幾度拒絕和數月拖延之后,薩利赫終在11月23日簽署交權協議,也門朝野兩黨隨后也簽署了海合會協議執行機制的協議。根據協議,薩利赫及其在軍政任要職的親屬獲得了豁免權,薩利赫還將擔任為期90天的名譽總統,直到明年1月舉行總統大選選舉產生新的總統。

  這四位中東強人的下台為各自國家的發展帶來轉機,但並不意味著這些國家就此走上穩定發展的道路,而僅僅是阿拉伯世界未來動蕩和變革相交織的開端。近來,突尼斯數百宗教極端組織成員襲擊電視台﹔埃及上千抗議者與軍警發生暴力沖突﹔利比亞國內各部族勢力紛繁復雜,重建進程迷霧重重﹔也門的前景也讓人無法揣測。這四國未來局勢將如何發展還有待人們的進一步觀察。(完)




【1】 【2】 

  
(責編: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