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公務員輪訓向古代學"官德" 培訓效果尚無明確評價標准 (2)

2011年11月08日15:37    來源:新京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向古代“官德”學什麼

  國家公務員局副局長將古代“官德”總結為忠誠愛國、廉潔自律、勤政務實、賞罰分明等

  上述培訓大綱專門列出的10項基本知識,其中第5項為“中國古代如何加強‘官德’修養”。

  6月底,在天津第四期公務員名家大講堂上,國家公務員局副局長吳雲華曾專門做過中國古代“官德”的培訓。

  吳雲華所講的五個章節的內容中,中國古代“官德”修養為單列的第三章節。參加過培訓的林德華還記有當時的部分筆記。“主要還是對古代官德歷史的一個梳理和總結。”他介紹。

  吳雲華當時介紹不少古代具有優秀“官德”的人物,從西漢劉向、宋朝的文天祥一直講到清朝的林則徐。而后又講到各朝代對“官德”的要求,並將中國古代官德總結為:忠誠愛國、廉潔自律、勤政務實、賞罰分明等基本內容。

  不過中國古代“官德”具體內容是什麼,又如何講解,目前並沒有一個明確和統一的標准。

  11月5日,中國高級公務員培訓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已收到職業道德培訓的要求,但是如何開設道德培訓課程,如何進行古代“官德”培訓,尚沒有課表。

  北京市委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張耀南此前曾給黨政干部做過古代“官德”方面的培訓,主題為“中國古代為官之道”。

  “從《尚書》講起,《論語》、《孟子》、《管子》都講。”據張耀南介紹,內容主要是中國古代為官思想。

  身為哲學教研部教授,他坦言,自己為公務員講解古代為官之道,“主要是對思想史的一個梳理和講解。”

  對於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的方式,培訓大綱提出要創新培訓方法,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積極推行案例教學、現場教學等方式。

  對此,張耀南有自己的體會。

  當時他開設的“中國古代為官之道”培訓課實際上是一門選修課。講課內容幾乎沒有什麼“結合實際”的內容。

  “其實只是本著最基本的授道解惑的目的講的。”11月4日張耀南說,但是“五六十人的教室,常常能坐滿。”在學院開設的4門選修課中,他這堂課算是比較受歡迎的。

  “官德”怎麼考核

  專家認為職業道德首先靠社會環境和組織紀律機制。職業道德培訓考核尚無硬性標准

  事實上,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就已開展。

  1996年6月,《國家公務員培訓暫行規定》正式頒布實施。“九五”期間我國公務員培訓已經逐步法制化、規范化。

  而從那時開始,人社部、國家公務員局會在每個五年計劃的初年,制定並出台這個五年的公務員培訓綱要。“職業道德培訓”一直就是公務員培訓的主要內容之一。

  《公務員法》和《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對此也有明確規定。目前我國公務員培訓除了初任培訓,還有任職培訓、專門業務培訓、在職培訓、專業技術培訓等。

  但是,長期以來,職業道德培訓的效果如何,卻無從考証。

  北京市一位已經工作4年的公務員坦言,自己當年的職業道德培訓幾乎就是在“昏昏欲睡”中度過的。

  在4月份舉行的全國公務員培訓工作會議上,國家公務員局特別提到“十二五”公務員培訓綱要的兩大突破:公務員培訓考核不合格,年度考核不得確定為優秀﹔提拔擔任縣處級以上領導職務,須在提任后一年內完成規定培訓,仍未完成的要延長試用期。

  不過,這兩項原則針對的是整個公務員培訓,而非針對職業道德培訓。在《公務員職業道德培訓大綱》中,也沒明確培訓的考核要求。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國家公務員局副局長楊士秋此前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強調,無數事實証明,公務員出問題往往不是出在能力上,而是出在道德上,無論玩忽職守還是以權謀私,都與職業道德缺失相關。

  “道德的東西確實是很空泛的,你說能怎麼考核呢?”國家公務員局負責公務員培訓的有關負責人坦言,“但是抓,總比不抓強吧。”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說,決定職業道德的因素有社會環境、組織紀律機制,最后才是培訓。道德不像某個專門業務,培訓起來容易吃力不討好。

  但在竹立家看來,道德培訓依然是必須的。“不能因為不是決定因素,效果不能保証就不去做。”記者 韓宇明
【1】 【2】 

  
(責編:張東偉)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