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移動互聯,大幕拉開 (2)

2011年11月17日09:15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移動”的“漫延”力量

  李開復用“漫延”形容當下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它所帶來的,是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是對產業鏈的全面重構,通信、IT制造、軟件,出版、卡通……都在因之而改變。

  “移動互聯網讓互聯網進入新的產業周期。”工信部電信研究院規劃所副主任許志遠表示,它催生出了新的產業形態、業務形態和商業模式。

  最直觀的是接入終端形態的變化。在2010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已超過個人電腦。如今,互聯網業務及信息也正逐步從以個人電腦為中心向以手機等移動終端為中心轉變。 

  與此相伴隨的,是互聯網業務的發展重心、用戶消費方式和業務組織模式的重要變化。以應用程序為中心的應用商店模式改變了用戶使用、購買互聯網服務的方式。數據顯示,不到3年時間裡,蘋果AppStore的程序下載量達140億,通過iTunesStore已售出了150億首歌曲,成為全球最大的音樂零售商﹔iBookstore已下載1.3億本電子書,所有的主要出版商均已加盟。 

  更廣闊的意義在於,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生活、學習及工作的方式。

  每天早上醒來,有33%的人首先打開手機,看新聞﹔晚上睡覺前,有62%的人抱著手機。平均每天上手機7.87次,手機上網的人中,平均每人每天接觸156分鐘。“最早接觸,最晚離開,接觸最頻繁。”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劉德寰教授看來,這所顯示的,正是手機及其他移動設備的生活意義。“移動互聯是生活的伴侶,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他說。“手機是唯一帶體溫的媒體。”

  生活意義的背后是商業價值和產業機會。“在移動互聯時代,‘垃圾時間’的概念已經過時,等人、公交上、上洗手間……都是黃金時間。”

  劉德寰介紹的一個案例頗具啟發意義。電子商務網站樂淘網發現全天第一訂單高峰期是早晨6︰00-7︰30,最晚訂單高峰期則是夜裡1-2點——前者是早上起床上洗手間的時間,后者睡覺前。為此,樂淘把上班時間調到早上5︰30。

  不只是樂淘。艾瑞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我國手機電子商務交易規模達37.7億元,比增長508.1%。手機閱讀、手機廣告等領域都呈增長態勢。

  內容也在變化。制作和發布內容的成本變得日益低廉,差異化程度高的UGC內容將成為移動終端的主流。以微博為例,2010年底到2011年6月底,中國的微博用戶從約6311萬用戶躍升到1.95億,增長率為208.9%。更值得關注的,6311萬用戶裡隻有15.5%的微博是在手機端發的,但到今年6月,近2億用戶有34%的微博是在手機上發的。

  此外,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將大大加快整個社會、特別是邊遠鄉村的信息化進程。對於東西部地區和城鄉間尚存在較大數字鴻溝的我國而言,這尤為重要。數據顯示,二線用戶的增速已高於一線城市,西藏、安徽、雲南等11個省份季度增長額超過150%,遠超北上廣深。“二三線城市的用戶將是下一波主力軍。”李開復如是預測。

【1】 【2】 【3】 

   
 
(責編: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