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隻有強國文化才能文化強國

2011年12月02日09: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讓我非常欣慰。這項決定是非常有戰略眼光的。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曾在2008年的全國兩會上建議把文化發展作為國家戰略。我認為,必須把文化發展放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來認識和把握,盡快制定文化領域的各項法律、法規,以促進文化的發展和文化事業的建設。

  要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最根本的是要文化創新。繁榮和發展文化,要吸收中國傳統文化和外國優秀文化,但是隻停留在繼承和傳承的基礎上是遠遠不夠的。最根本的是要在繼承和借鑒的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新。

  文化創新首先要培養文化創造者,培養“大師”。我們需要培養的是文化界的“喬布斯”,一個喬布斯先后領導和推出了風靡全球億萬人的電子產品,深刻地改變了現代通訊、娛樂乃至生活的方式,而且鼓勵了無數人致力於技術創新。而一個文化界的“喬布斯”不僅能夠為我們帶來豐富的文化產品,他帶動的是一個文化創新的群體,這個群體會為我們創造出更多的優秀文化成果。應該重視“大師”的示范、帶動效應,應該有意識地培育能夠產生“大師”的土壤。

  要實現文化大繁榮大發展,應該致力於創造劃時代的文化產品。 文化強國必須有強國文化。我認為,強國文化不僅是優秀的文化產品,還必須具有時代標志性和創新理念。

  還是在2008年全國兩會的小組發言上,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當時我7歲的孩子認為動畫片都是西方出的,小孩還認為“沒到迪士尼,就不算去了香港”。從這個小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文化的影響力之巨大。一個迪士尼早已不單單從事影視制作,支撐迪士尼運作的有五大事業部:影視娛樂、媒體網絡、互動媒體、相關消費品、主題樂園。迪斯尼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我認為,我們缺的正是這樣具有鮮明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的文化和文化產業。要實現文化大繁榮和大發展,應該鼓勵打造劃時代的文化作品。

  劃時代的文化作品從內容上來看,應該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結合,並且具有創造性﹔是中國儒、道、佛思想和基督教為主體的西方文化的結合,在兩種不同的文化之間尋找共通點﹔既保留了中華民族最有價值的文化,又符合世界文化的特點。這樣才能發揮中國當代文化的創造力,使中國當代文化成為世界文化體系的一部分,並對世界文化有所貢獻。

  從形式上來看,劃時代的文化產品形態應該與高新技術相結合,這是我們所處的信息化時代的特點所要求的。文化產業隻有充分利用高新技術,特別是要和現在的信息技術結合,才能適應信息社會的廣泛需要。(彭富春)

  (作者為武漢大學教授、全國人大代表)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1年12月02日   第 07 版)
(責任編輯:陳興來)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