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独龙江畔的巴坡村群众安居房(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巴坡村以前跨越独龙江通向外界的钢索吊桥;下图为新修通跨越独龙江的斯拉洛大桥(5月25日摄)。 新华社发(井辉辉摄)
5月25日,巴坡村的王国光(左)和妻子普秀香在新建的安居房内编制独龙毯。 新华社发(井辉辉摄)
5月25日,巴坡村小学的学生在上课。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5月25日,巴坡村的迪强生(左)与妻子唐爱花在新建的安居房门口。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5月25日,巴坡村的医生孟文新(右)和妻子马秀梅在新建的安居房前留影。 新华社发(井辉辉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巴坡村的普学清站在新建的安居房台阶上;下图为普学清站在以前居住的茅草屋前(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5月25日,巴坡村的迪强生在村里骑摩托车。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5月25日,巴坡村的王志金(左)和女儿(中)、外孙在新建的安居房前留影。 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 摄
5月25日,巴坡村小学的学生在上课。新华社发(井辉辉摄)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巴坡村居住着216户863名独龙族群众。这里山高坡陡、峡谷纵横,村民居住在深山峡谷间,耕地少,经济收入低,处于贫困状态。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独龙族群众种植草果、中草药,发展养殖业,经济收入增加,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多元。当地打通了通往独龙江乡的隧道,村里建成了硬化路,为村民新建了安居房,独龙族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责编:周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