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网首页移动客户端评论资讯财经华人台湾香港城市历史社区视频云南新加坡德国荷兰滚动

海外网>>健康频道>> 正文

金琴花:院内院外都需要“绿色通道”

2014-11-27 16:10:27|来源:新华网|字号:

   一位患者突然出现急性“胸痛”,是先自己服药,还是赶紧去医院?是自己打车,还是拨打120急救车?到了医院,是否还要排队挂号,再辗转做各项检查?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心血管内科金琴花副主任医师指出,一个心肌梗死患者就诊过程有三个阶段,院前急诊导管室,怎样才能缩短患者获救的时间,首先患者要及时就诊,其次从家到医院需要绿色通道,到了医院还需要绿色通道,保证就诊流程通畅。

   医院绿色通道“基本畅通”

   301医院的绿色通道起步较早,1991年进行了第一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之后坚持开展急诊治疗。2006年医院发布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常见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实施办法”,去年开始成立胸痛中心,近期通过了中国胸痛中心的认证,更加优化了胸痛患者的诊治流程。金琴花表示,301医院胸痛中心采取规范化诊疗,实现多科室联动,“不用医生、患者来回跑”。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为血管急性闭塞引起的,急救的目的就是将闭塞的血管再次开通,这又被称为“再灌注治疗”。血管再灌注时间越快,预后越好,死亡率越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近半年来,胸痛中心D-to-B(从患者进门到打开球囊进行“再灌注治疗”)平均时间已降至国际上要求的90分钟以内,最快的达23分钟;对转诊病人,可以直接到导管室开展治疗,更加缩短了D-to-B时间。

   胸痛中心的检查设备很全,可以实现“一体化治疗”。比如心内科导管室配备了64排双源螺旋CT仪,医生、护士、技师都经过了培训,随时可以启动检查。此外,还有包括血管内超声、光相干层析成像、血流储备分数在内的各种腔内影像检查仪,制定了3级24小时值班制度,不会因为设备、人员不足等耽误诊疗。还有远程移动视频对话会诊系统,可实现院前心电图传输;开通了“胸痛中心”的微信群,医生可以对存在问题的病例及时进行质量分析与病例讨论。

   数据库是301胸痛中心的一个重要优势,目前已建立较为完善的急性胸痛患者数据库,可随时查阅各类急性胸痛患者的基本信息、各时间节点记录,“医院从2005年就开始建设规范化数据库,有专门的团队录入心梗病人的各项数据、随访等,统计功能很强大,便于以后做相关疾病的统计分析。”金琴花说。

   对于患者来说,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可以让抢救“一路绿灯”,减少不必要的检查,节约时间,少走弯路,同时也能减轻医生和患者的精力,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院外绿色通道还需扩大

   院内绿色通道“争分夺秒”,院外更需要绿色通道减少延误,才能达到最好的救治。这就需要社区医院、急救中心与大型医院联动,实现及时有效的对接和转诊。

   “我认为最好的模式是按地域划分,就近救治,希望以后能做到。”金琴花说,目前,院内绿色通道已基本畅通,但院外绿色通道还需要再扩大,就近诊治还需要整体调控。

   业内专家的建议是,充分利用现代物联网技术整合医疗资源,以院前胸痛急救为切入点,与城市急救中心及基层医院合作,建立急性胸痛院前无缝隙救治网络,规范院内流程,实现院前急救和医院院后救治的无缝衔接,信息共享,协同救治。

   此外,金琴花提醒说,加强冠心病知识的普及宣传很重要,让患者在胸痛发作时及早就医,目前调查发现患者的延误是急性胸痛患者延误诊治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就诊方式也很重要,统计显示,应用救护车转运可大大减少就诊时间,因此,有不舒服要及时打急救电话。(刘映)  

(责编:张月)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绿色通道 血管内超声 院前急救 导管室 胸痛 患者 再灌注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层析成像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文史地方华商

新闻热图>

最新热点>

反家暴细分家暴类型 专家称只回复“哦”算家暴

娱乐炫图>

最新排行 >

史海钩沉>

图片精选>

视频>

论坛热点>

新闻推荐>

对越反击战时期中国女兵照片首公开(组图)

安徽男子冒充画家性侵25名女子被执行死刑

评论|资讯|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中原|书画|丝路|鲁东|创新|创投|成渝|赣鄱|钱江|食品|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