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6-27 08:34: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零口供”
难逃法网!
痕迹鉴定专家陈亮面相阳光,似邻家大男孩。可他却破获了相当多的“零口供”毒品走私大案。根据他提供的指纹证据,先后有6名企图逃避法律严惩的毒贩落网。
2011年9月23日,西双版纳海关根据情报,查获一起重达48千克的冰毒走私案。毒品是在两名嫌疑人住的宾馆卫生间天花板内发现的,但两人拒绝承认运毒。
3天后,陈亮从昆明赶到,花两天时间将起获的上千份被揉皱和污染的毒品内外包装保鲜膜,用手控方法放进502胶自动熏显柜中熏显,提取了800多枚指纹。经过严格比对,最终在毒品内包装上成功提取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法庭最终认定该指纹有效,主犯获死刑,其余两人被判死缓。不过代价却是,陈亮不仅“收获”满满一脸的红包,还差点儿失去味觉。
液体冰毒
首次现身
2011年7月8日,孟定海关缉私分局查获一起走私毒品案,当场查获冰毒2677克,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缴获运毒车辆1辆,并从该车后备箱内查获军用9mm子弹70发,此外,大小3个装有微黄色和无色透明可疑液体的普通饮料瓶也引起警方怀疑。
据犯罪嫌疑人供述,3瓶液体均为车窗玻璃清洗液,但孟定分局和刑鉴中心民警经分析认为该液体有藏毒嫌疑,并按照液体可疑物取样包装要求密封包装送至刑鉴中心检验,最终3个瓶子均检出甲基苯丙胺成分。至此该案件查获“冰”毒6508.8克。
这是昆明关区首次查获液态冰毒,它突破了警方传统意义上的毒品概念和形象,也给破案现场初检、取样、包装、运输样品带来较大困难。
“粉末天使”
惊现中国
2005年7月12日,昆明海关缉私局在对“6.5”毒品走私案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搜查时,查获毒品可疑物,存在十余种成分。何武在没有可参考技术的条件下,放弃节假日的休息时间,加班加点,试探尝试各种方法,不断改变实验条件,查询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终于在十余种成分中准确检出一种在中国尚未见查获报道的新型毒品——“粉末天使”。
“粉末天使”,学名:苯环己哌啶,英文缩写:PCP,属于国家列管的一类精神类药品,于20世纪50年代被人工合成,因其在麻醉过程中会出现使人谵妄和神经错乱的副作用而被停止使用。7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此药物的滥用现象,1978年停止生产。但由于大量非法滥用的需求刺激了地下实验室对于PCP的非法生产,它成为西方国家广泛盛行的毒品之一,被称为“粉末天使”。PCP目前在亚洲被滥用还不多见,在当时的中国还未见查获报道。(本报记者 任 涛)
![]() |
国际禁毒日,毒品,毒品走私案,吸毒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