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滚动
2014-06-03 08:45:00|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5月26日,相互对拍。
王悦摄(千龙网发)
5月2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为外国摄影师颁发证书。
王悦摄(千龙网发)
5月27日10∶30,在颐和园万寿山山脚宏伟高大的红墙下,法国摄影师菲利普·伯吉尔斯(Philippe Bourgeois)双眼充满红血丝地审视着这座完成于清朝皇家园林建筑,双手捧着他的宝贝相机,“还得等等,现在光线还不够好,我想拍出这些建筑最‘中国’的一面。”
这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挑剔的目光用影像对北京所作的最真实的记录。
对于北京人来说,这里是家园是故土;对于外国摄影师来说,这里是宝库是秘境。影像记录历史,也定义时光。“外国摄影师拍北京”的活动,正是以此为意,邀请世界顶级的摄影师,以镜头定格北京,以画面解读中国。
1
“北京有着不同角度的美……
为北京拍片,值得”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照相机最神奇的功能,是它能拉近从景到景,从人到人,从心到心的距离。
作为中国的首都,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和800余年建都史的北京是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万千风光待赏。从故宫和颐和园的皇家风范,到CBD商圈、金融街的热闹繁华;从前门大街、老舍茶馆的悠悠京味儿,到世贸天阶、蓝色港湾的灯火阑珊,每一处影像的碎片连在一起,就是一个古老又现代的北京。
这样的北京,经由来自世界各国的摄影师的镜头,带着摄影师们对这座城市的注解,又飞向了全球各地。这就是“外国摄影师拍北京”这个活动的要义所在。
来自法国的女摄影师罗朗斯·维达(Laurence Vidal)这样向记者解释她被这个活动吸引的原因:“我第一次来北京是在1978年,之后我又多次来到北京。这么多年,我仔细地观察了中国和北京的发展。通过我的镜头,我记录下了一个发展中的北京。这个活动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可以和国际摄影界的朋友们交流,发现北京不同角度的美。我也相信,这样的活动会成为北京联系世界的重要文化桥梁。” 虽然已经来过北京13次,今年的拍摄活动依旧让她觉得满怀憧憬,因而从法属马提尼岛飞行将近20个小时来到这座城市,她对此的说法是:“为北京拍片,值得”。
创办于1999年的“外国摄影师拍北京”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北京月迅杂志社主办,每年都邀请活跃在摄影界一线的优秀外国摄影师来北京进行摄影采风。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来自英国、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土耳其、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的上百位摄影师来到这座城市宝库,用独特的视角,记录了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记录了北京文化的多样与繁荣以及北京人民的热情与欢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异域的视角下注视这座熟悉的城市,能够发现平时所无法发现的魅力之处。在这样的镜头下,一个个更加凝练、更具层次的京城侧面被挑选出来,以最美丽而自信的风采向世界展现这座城市的五彩华章。
2
“这就是北京最迷人的地方,充满历史感”
“你知道吗,当我7年前来到北京时,我就觉得自己再也走不了了。法国人都喜欢古老文化,对于我来说这里有太多的东西可以拍了,对我而言简直是个梦想之地。而且最棒的是它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年来的变化几乎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随时都在带给我新鲜感,让我完成更好的作品。”菲利普扛着三脚架,仔细地盯着面前台阶上的人群,等待一个没有游客经过的时刻抓紧拍几张照片。
来到北京7年的他,已经在国贸开了自己的工作室“FLP”,他拍摄的埃菲尔铁塔图片还曾被法国总统希拉克选中并作为礼品送给胡锦涛主席。
面前的台阶是颐和园万寿山智慧海下的一个小小转角,阳光将红墙绿瓦割成了半明半暗的色调。已经从早上6点连着拍了5个小时的菲利普为了找到一个好角度,跪在墙角边使劲将镜头伸向天空,一边还不忘对记者解释:“你看,宫殿,台阶,天空,光线——这就是北京最迷人的地方,充满历史感。”
一阵人群喧闹着走过,留给墙边半个淡影,正好投射在他最喜欢的木窗棱上,他赶紧又按起快门来。
这样的景象,从1999年到现在,不断地由说着不同语言的摄影师上演着。十余年来,这些外国摄影师们拍摄积累的数万余张精美的图片,成为记录北京城市变迁和展示北京城市形象的珍贵素材。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惠说:“这些外国摄影师们不仅用镜头捕捉这座城市的风景,也成了这座城市的朋友。”
![]() |
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新加坡|云南|吉林|红色记忆|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赣鄱|IP电视|华商|纸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