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鲁东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纸媒滚动
2014年03月20日08:28|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由有“中国民间抗战收藏第一人”之称的樊建川投资开办的建川博物馆,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占地五百亩。
新华社记者 陈 凯摄
纪念方式与时俱进
令许多致力于保存民间抗日记忆的人士稍感欣慰的是,近些年参与者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政府开始支持这样的活动,另一方面是人们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急需填补的空白。而抗日民间记忆保护工作本身,也在与时俱进。
同样致力于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四川人樊建川,希望在201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70周年时,建成“侵华日军罪行馆”,于是决定采用时兴的众筹模式,预售一部分纪念门票,用于陈列布展和补充文物。
孙春龙采用时下的“微公益”方式,为关爱老兵募集资金。在淘宝的“关爱老兵公益店”里,分门别类地列出了可以捐赠的项目,如“特别关注生活自理困难老兵”,“圆梦行动:老兵回家”,“10元关怀,百分致敬”等,还推出了分省捐赠的方式。
孙春龙希望能加大对于“历史回家”项目,也就是个人口述史记录的投入,这需要他的团队募集更多资金,更为重要的是,他得找到对那段历史既热心又专业的人,客观地记录历史。
在新浪微博上,一个叫“抗战直播”的账号,每天不遗余力地更新着历史上的今天发生的抗战故事,从老报纸到老照片,这些尘封的历史,每天都向近27万粉丝推送。
这个账号的自我介绍,代表了不少民间人士的心声:“我们直播抗战,并非为了鼓动仇恨等负面的情绪,而是想适度唤起记忆。当我们时刻牢记祖辈们蒙受的苦难、恐惧和耻辱时,当我们体味祖辈们是如何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抛弃前嫌,实现民族和解时,当我们目睹着祖辈们是如何从容慷慨地走向死亡,以身体为这个国家献祭之时,相信我们对于现实将有更加成熟和理性的思考。”
在吴先斌看来,参与者需要各自以擅长的方式,推动抗日记忆保护。“国内做得比较好的有至少二三十位,有的如我一样爱好文物收藏,有的致力于用社会调查还原那段历史。南京这边还有年轻人,每周三以读书会的形式,探讨那段历史”。
随着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吴先斌觉得,他们对于历史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而民间人士做博物馆更为灵活。下一步民间博物馆肯定会大量兴建,政府只需要在政策上减少一些门槛,民间人士就会自发推动这项事业。他认为,以后会出现一些社区博物馆,人们在自家周围就能感受到历史。
“国家的记忆是宏大的、震慑人心的,而民间的记忆是鲜活的。”吴先斌如是表示。
![]() | ![]() |
(责编:夏丽娟)
遗物, 民间记忆 ,抗战老兵,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