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香港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 新加坡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 华商滚动 纸媒
2014年01月16日08:19|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1994年,我国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在南京诞生,到现在,已历经20年了。最近几年,在一波波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浪潮的推动下,我国各地的留学人员创业园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建立、快速成长。
据统计,我国现已建成各级各类留学人员创业园200多家,在园企业超过1.3万家,累计孵化企业超过3.2万家,有超过2.6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创业和工作。
历经20年的发展,我国留创园已经由探索阶段逐步走向了成熟,平台设施建设显著加强,孵化服务能力普遍提升,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随之而来的,也有同质化严重、发展模式刻板、不能适应新形势的突出问题,出现了“慢性综合征”。
症状一
同质化现象普遍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建立了首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之后稳步发展。当时,受诸多条件的制约,建立的留创园多为综合型园区。最近几年,一批又一批的留学人员回国,催生了我国各类留创园的建立及快速成长。
“现今,我国虽然已有两百多家园区,但不少园区走的却依然是老路子,综合型园区居多,专业特色园区较少,这对我国留创园快步发展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中国留学生创业》杂志执行主编李朋介绍道。
据了解,我国留创园的同质化问题,主要体现为园区的产业布局同质化和服务模式的同质化。其中,产业布局的同质化为问题的根本所在,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导致了服务模式的同质化。服务模式的同质化表现为我国许多园区多偏重为创业者提供基础性服务,甚至是只提供单纯的物业服务,忽视了其他的诸如市场服务、融资服务等,未能形成全面性、多元化的创业服务体系。
(刘桔)
专家建议:
应对我国留创园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问题,各园区应该利用优势,打造专业特色园区。具体来讲,园区应该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聚集程度及周边资源优势,办出区位特色,形成产业特色,开创服务特色,以满足留学人员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这也是我国留创园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症状二
品牌认知度低下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无论是一个产业、一个行业、一个产品还是一个概念,想要实现规划的发展目标,往往离不开社会效应和公众认知度。我国留创园虽然历经了20来年的发展,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行业或是一个概念,社会认知度一直较低,品牌效应依然不足。
“就拿当下十分流行的移动平台、微博、微信等产品和概念来说,它们流行,一方面是基于自身产品的技术进步,迎合了市场需求;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形成了高度的社会认知,才能够极大地引起公众的关注、决策层的关注,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中国留学生创业》杂志执行主编李朋说。
能否通过增加留创园数量,提升认知度?有关专家表示,如果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留创园扎堆,挂牌现象严重,不仅留创园的管理难度会加大,也极易造成资源浪费。
“千人计划”入选者周怀北则认为,留创园好比一块试验田,它将留学归国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划分开来单独培养。“我们最终的目的是当海归回国时,可以直接适应我们的市场,在非试验田中也可以茁壮成长。所以留创园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海归创业从创业园这块试验田中走出去,最后适应社会大环境。”
(吴国肖)
专家建议:
品牌效应不足,就应加强园区品牌建设,从而提高认知度。各留学人员创业园在给企业树品牌、为地方创税收的同时,应多下工夫提升园区自身品牌形象,摆脱“为人作嫁”的尴尬现状。同时,还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园区间交流与合作,提高行业宣传度和社会知名度,以推动整体发展,带动个体发展。
![]() |
(责编:夏丽娟)
留学生创业 ,创业,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