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6日08:27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国际上唱衰中国之声一直不绝于耳,与此同时,期望在中国牟利的热钱也一直未停止涌入的脚步。虽然近期热钱流入比前4个月有所减少,但从统计数据看,5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仍为正增长。 |
口头撤离私下投钱为牟利
如今,市场上两个场景耐人寻味,一边是热钱持续流入中国,另一边是唱衰中国的声音从未间断。
据报道,包括标普、美银美林和摩根大通在内的15家国际金融机构最近都下调了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美国最大的贷款银行摩根大通发布研究报告,建议客户“减持”中国股票;外资投行高盛出售其在中国工商银行所剩持股,共套现11亿美元。此外,一些国际机构还不断质疑中国的银行业业绩和对影子银行的监管,担忧中国经济放缓和地方性债务的偿还问题。
事实上,中国经济的确存在问题,但并非如那些机构所言的严重。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时期,放缓增速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质量,而非遭遇了严重问题。看空中国的外资机构只拿放大镜夸大问题,而对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良好的事实视而不见,其做法不是无知就是有其他用意。
有些外资机构嘴上说“空”,实际上行“有”。有关人士提醒,要注意其背后的动机和目的:真心关心中国经济还是想浑水摸鱼。专家指出,热钱都是为牟利的,不排除一些外资机构通过释放看空中国的烟幕弹从中套利的可能。
国际机构仍看好中国经济
除口是心非的唱空机构外,大部分外资还是看好中国经济的。徐洪才说:“资金没有大规模流出,说明外资意见不一致,有的看衰中国,但相当多外资机构还是看好中国经济的。”
“国家一、二季度投放了货币,上马了项目,在三、四季度时会见效。二季度经济虽然有微弱下滑,但在三季度时会稳住,四季度时会上来。”徐洪才表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是好的。一是外贸形势总体向好,对美贸易额平稳增长,对新兴经济体、非洲、拉美国家的贸易量也在温和增长;二是投资持续拉动经济增长;三是消费温和上升。
徐洪才指出,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结构调整,激发微观经济的活力,未来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期待的。唱衰中国的机构有其想法,但他们会失去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机会,将来会后悔的。
也有专家提醒,不要因为当前热钱流入有所减少就放松对其的监管。徐洪才建议,今后有关部门对流动性的管理应加强预见性和灵活性。(本报记者 罗 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