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8日08:15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现在微博上的少了,大家都玩微信了。”在北京读大学的万勇,是个深度互联网用户。迷上微信的,不只万勇一个。2013年年初,在两周岁生日前夕,微信用户突破3亿,并持续井喷增长,业界观点甚至认为到2013年年底,微信用户数将突破5亿。 |
方宇的广告“噩梦”并没有到此结束。今年4月底,阿里巴巴入股新浪微博的消息公布后,他发现,在自己微博个人页面的右侧、微博页面底部,甚至页面微博中间,时不时地总会出现一些淘宝的广告推广栏。让他更不快的是,他在淘宝上浏览过凉鞋后,在微博看到的淘宝的广告就都和凉鞋相关。方宇说,“感觉自己的隐私被商业化利用了,很不爽。”
在洪波看来,微博急于商业化,是新浪管理者面临投资者压力不得不为之举,但他强调,用户才是核心,有了用户,才有了未来的商业。如果连用户都留不住,那未来的商业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如何常葆风光?
开心网红火两三年,风头就被后起之秀微博抢去;微博兴盛了两三年,风头又被新锐产品微信抢走。有评论人士将其戏称为“江山代有新品出,各领风骚两三年”。
对此,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闫小佳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这很正常,互联网产品的迭代周期,确实很短。”
闫小佳表示,“创新产业一直在发展,新的模式层出不穷,谁也不能说微信就是社交的终点站,新陈代谢很正常,假如说明年微博这种模式死了,也不足为奇,因为产业还是在继续发展,新陈代谢是永远在进行着的,不会停下来。”
洪波也认为,再好的产品也会有风光不再的时候,也会遇到天花板。
在博客中国创始人方兴东看来,这个天花板的高度是由产品的目标用户的属性决定的:博客的用户需要能够成篇地写文章,核心用户达到一两亿就很难增长了;微博门槛低了很多,但也需要一定的写作编辑能力,核心用户大概三五亿;微信更简单,会说话就行,十亿级的目标用户都是可能的。
虽然互联网产品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天花板,但洪波也强调,“好的产品的天花板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高。”比如说,Facebook已超过11亿用户,还在继续发展。
如何让天花板尽可能地高,让产品保持更长时间的兴盛?洪波认为,首要的是不断创新,为用户提供持续的新鲜体验。洪波指出,QQ之所以能保持14年长盛不衰,就在于不断改进产品、不断地更新功能、不断地服务用户。“今天的QQ跟14年前推出的QQ已经太不一样了,用户也不一样,用户对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你必须提升自己才能跟得上用户需求的改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