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06日08:16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在拉美三国的访问。一路走来,镁光灯闪个不停。有人说中国盯着拉美的能源,有人说中国盯着美国的“后院”,不过,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外交的新面貌:自信、务实、全方位。 |
图为墨西哥城景色
图片来源:昵图网
图为民众在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新唐人街开幕庆祝仪式上起舞。
新华社发
6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在拉美三国的访问。一路走来,镁光灯闪个不停。有人说中国盯着拉美的能源,有人说中国盯着美国的“后院”,不过,更多人看到了中国外交的新面貌:自信、务实、全方位。
焦点一:能源
媒体普遍注意到,习近平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访问是首位中国国家主席对这个岛国的访问。法新社援引交通部长贾迈勒·穆罕默德的话指出:“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而言,这是非常特别和历史性的时刻。”事实上,这也是中拉关系的“历史性时刻”。
习近平任内的第二次出访选择了特多、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三个拉丁美洲国家。有媒体指出,拉美地区能源、矿产、渔业资源丰富,该地区有5.5亿人口,33个国家和地区,对于中国来说是巨大的能源、矿业、工业原料的来源地。
BBC报道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拥有丰富的油气储量,还有世界最大的天然沥青湖。美联社报道称,习近平正在加勒比地区为自己国家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进行采购。埃菲社的报道也认为,习近平访问特多,意在密切与这个重要天然气供应国和其他已建交的英语加勒比国家的关系。
《华尔街日报》网站文章指出,过去十年中,中国加强了同巴西和委内瑞拉等该地区主要农矿产品出口国的关系。分析家说,习近平对特多的访问显示了北京经济外交的新方向,以及朝过去认为较不重要的地区的转向。
焦点二:“后院”
美国和中国领导人先后访问拉美,许多媒体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前不久,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了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之后,副总统拜登又访问了哥伦比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巴西。事实上,习近平抵达特多的当天,拜登刚刚结束拉美之行。中美两国同时聚焦拉美让媒体拥有了百般思量的余地。
墨西哥《每日报》文章指出,特多、哥斯达黎加和墨西哥,这三国构成了美国“后院”的第一道“围墙”。法国《费加罗报》网站文章指出,习近平此行表明:无论大国还是小国,中国都想与之扩大贸易往来,并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则直接指出,美国在该地区的援助和投资逐渐减少之际,对特多的访问将帮助中国在加勒比地区建立一个战略立足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