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排斥中国光伏产品 必会招致有力反制

【海外版】欧盟狂舞“双反”大棒终将自伤(图)【2】

2013年05月24日08:35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字号:

摘要: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盟近年来频频对中国挥舞贸易保护的大棒,其结果不仅损人也终将害己。对欧盟这种不断挑起贸易战的偏激做法,中国理应积极采取反制措施,由被动变主动,让其得不偿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殃及欧盟实体经济与就业

  光伏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的产业,各国在发展光伏产业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利益共同体,任何限制市场的行为在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损失的同时,也将成为欧洲光伏应用发展的障碍,将对欧盟实体经济与就业产生重大负面影响。

  德国咨询机构Prognos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对中国企业征收惩罚性关税能为欧洲的光伏产品企业带来一定好处,但它创造的工作岗位,仅能弥补其他方面被削减工作岗位数量的1/5。而3年内仅在德国便可能流失8.4万多个就业岗位,而在欧盟范围内将失去最高24.2万个就业岗位。

  “光伏产业是一个长产业链,有多晶硅、电池、组件等产品以及销售、安装、售后等环节,欧盟在这一产业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白明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如果中断了中国的制造部分将导致光伏设备生产不出来,必然会减少从欧盟进口多晶硅的数量,这对欧盟光伏产业将构成严重打击。

  “最终殃及的将是欧盟光伏的消费者。”何茂春认为,欧盟实施“双反”后光伏产品的价格将大幅提高,无疑将增加欧盟光伏产品消费成本,长久来看对欧洲经济复苏是不利的,但是现在欧盟的执政者们只顾眼前而不顾长远利益,这无异于是饮鸩止渴。

  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事实上,欧盟近年来对中国实施贸易保护措施已经越来越频繁,就在此前的5月15日,欧盟刚刚宣布将对中国的无线通信网络与关键设备展开“双反”调查。面对日益频繁的贸易大棒,中国企业已经疲于应对,在通过协商难以达成和解的情况下,中国是否应该对欧盟实施反制措施,该出手时就出手呢?

  “中国肯定要报复,如果此次欧盟裁决对中国光伏实施“双反”,中国不反制是不可能的。”何茂春认为,现在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正在考虑是选择哪一些产品采取反制裁措施。

  “应该让欧盟也付出代价,只是被动地还击力量都还不够。”白明表示,我们对多晶硅实行了“双反”,但是只有这个力度也不够,而应该跨出光伏产业。因为光伏产业只是中欧双方合作的一部分,欧盟很多产业都十分依赖于中国。如果按照同一把尺子的标准,欧盟很多企业经营也并不都符合贸易规则。中国过去就是过多地检查自己,却没有审视对方,现在他们既然对我们鸡蛋里挑骨头,我们不说是挑骨头,至少要公事公办,他们也未必能受得了。我们至少有反制措施,甚至要有反压,有一些产品没有对中国发起“双反”的,我们也要主动出击,这样双方才能达到一个均衡,不能总是等着对方出手后我们才应对。(本报记者 周小苑)

分享到:

(责编:夏丽娟)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