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要闻

习近平妙语里的情怀(图)

2013年04月12日08: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2012年12月4日,首都各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集会,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习近平、吴邦国、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等出席大会。(兰红光 摄)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黄敬文 摄)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接受俄罗斯俄通-塔斯社等媒体的联合采访。(兰红光 摄)

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庞兴雷 摄)

2013年3月29日习近平在刚果共和国议会大厦发表演讲。黄敬文 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在海南调研,如此谈“小康”话题,因举重若轻、通俗质朴,正广为传播。

从履新总书记,到履新国家主席,再到首次出访,以及参加金砖会、博鳌会,在广东、海南等地调研等,习近平妙语连珠。如“打铁还需自身硬”,“苍蝇老虎一起打”,“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等,不仅为国人熟知,也为海外热议。

所言即所关注。梳理这些语句,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国家的“历史性课题”。“中国梦”、“中国道路”、反腐败、小康社会、大国外交等话题,无不为当下需要直面的内政外交要务。以反腐败为例,正因“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才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正因需要坚定“道路自信”,才要明白“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

文风即作风。这些语句质朴而通俗,不拔调子;直接而精炼,不绕弯子。谈学习,“不懂的就要抓紧学习研究弄懂,来不得半点含糊”;谈改革开放,称其为“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谈国家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谈和平,“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话语即思想。思想所求,即共振和共鸣。这些妙语,一方面是与中国民心共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也与世界共鸣,“13亿多中国人民正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0亿多非洲人民正致力于实现联合自强、发展振兴的非洲梦”。

言为心声。所言为所思的外在呈现,彰显个人情怀。某种意义上讲,元首情怀则同为国家情怀。“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一句有情怀、有温度的话语,往往会凝聚极大正能量。

毋庸置疑,这些凝聚中国最高领导核心所思所想并将影响国家行为的语句,必将影响未来5到10年的中国,甚至世界。认识未来要立足现在,研究这些妙语,无疑是一个不错的立足点。

2012年11月15日

●新一届常委见面会上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叶小文: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体现了对历史和人民的无限深情和巨大承担。

分享到:

(责编:牛宁)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