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国“两会”后,新一轮中央和地方省部级人事调整全面展开。在此次调整中,多位地方领导赴京出任要职。回顾在地方工作的日子,这些省委书记、省长在离任时吐露心声,感念当地人民,眷恋故乡或“第二故乡”。 |
“只要有利于广西发展的,只要有利于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事,我都义不容辞、全力以赴。”
——马飚(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升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2
难离“故乡”热土:
祝福“永远的第二故乡”
故土难离。这些官员离开的履职地,不少是自己的家乡。
在山东工作了15年的姜大明,生于斯,长于斯。在他眼里,家乡“岱青海蓝,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历史厚重”,离别之时,他引用诗人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据报道,话到此处,姜大明几度哽咽,数次拭泪。
当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的王正伟,是宁夏人,原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在宁夏工作几十年。告别宁夏到中央任职时,他说:“宁夏是我的根,是我永远的家乡。今后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我身上都流动着宁夏血脉,充满着宁夏情结。”
“只要有利于广西发展的,只要有利于广西各族人民群众的事,我都义不容辞、全力以赴。”广西人马飚在家乡工作20余年,到京履新前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他表示,到全国政协工作后,一定要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为广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全力做好服务;一定要尽心尽力地关心广西、支持广西、帮助广西。
更多官员离开的是“第二故乡”。
生于江苏的强卫,从北京调任青海工作6年,离别感言中,这位前青海省委书记,多次赞美“大美青海”,并感叹:“从今而后,我永远都是青海人,青海永远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深情地祝福青海,热切地关注青海,忠贞地爱恋青海!”
“今天的湖南,犹如一艘加足马力的巨轮,正在乘风破浪、加速前行。”在老家湖北的原湖南省委书记周强看来,湖南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他坚信湖南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老家浙江的卢展工,离开河南时鼓舞当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河南要担当,中部崛起的伟业河南要担当,河南1亿人口的全面小康河南更要担当。”
3
回忆峥嵘岁月:
有努力有欣慰也有遗憾
过往岁月,或匆匆,或从容,总令人难忘。
李斌说:“安徽的确是一个令人向往而又令人留恋的好地方,这里有多姿多彩的秀美山水,有勤劳务实的干部群众,有创新、开放、包容的文化积淀,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天,我都受到教育和滋养。”
对于在山东的15年,姜大明说,15年来,他勤勉工作,深入基层,在山东这些年是他人生最难忘的岁月,也是收获最大的时期。
吉炳轩饱含深情地说,黑龙江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黑龙江人民。“到了黑龙江,中央给了我一个十分广阔的舞台。我看到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希望,看到了消灭‘三大差别’的可能,看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景,看到了农民改变自己命运的康庄大道,更看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灿烂曙光。”
“我在黑龙江工作的这5年很充实,有探索,有欢乐,有遗憾,但不后悔。”吉炳轩的离别演说洋洋洒洒几千言,他说,自己曾经做过公社社员,拿过工分,还担任过生产队长、大队干部,后来走上领导岗位。多年与土地打交道,与农民打交道,让他能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而他在黑龙江工作的5年,农业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成绩。
“我同大家一道努力做了一些事情,但也自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也有一些事情想做而力不从心,有一些事情本来应该做得更好,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达到理想要求。”工作中有探索也有遗憾,而遗憾背后,更多的是对这片黑土地未来发展的期待。
卢展工对自己工作的评价多了一些反思。他说,自己在河南工作3年多,很努力,但缺点、不足很多;有成效,但很多事情没有做好。他用简短的两句话对自己3年的努力做出了评价,并感谢大家对他工作的支持,对他的缺点、不足给予了很多谅解和包容。(李一 陈振凯)
制图:潘旭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