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00多天后,66岁的张德江3月14日当选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执掌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履行13亿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在更加注重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作为新中国第九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使命艰巨、任重道远。 |
□主政一方
力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嫩江不退到安全水位,我不会离开。”1998年嫩江流域特大洪灾中,时任吉林省委书记的张德江,留下了乘冲锋舟到镇赉嘎什根乡看望被洪水围困群众的难忘身影。在地方主政期间,每逢重大自然灾害,张德江总是身先士卒,靠前指挥。
对人民利益的关切,同样体现在张德江对教育和就业等民生问题的重视上。“今后的发展不是看资源、地理位置,关键是靠人才、靠知识。”在张德江看来,抓教育是一大德政,不重视教育的领导是不称职的领导。张德江1980年至1983年曾担任过吉林省延边大学副校长,使得他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
最近5年,担任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张德江分管就业、社保等民生领域工作。
在多个场合,张德江都一再指出,要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重点,做好农民工和就业困难群体等人群的就业工作。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同时,张德江更特别强调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一人上学、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他强调,要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全方位开发人力资源。作为解决就业的重要平台,民营企业能否在新形势下健康持续发展,张德江也十分关注。
而在中国基层民众最为关心的社会保障领域,张德江在国务院工作期间,一直积极推动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中国已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历任吉浙粤渝四地“一把手”
1946年11月生于辽宁省台安县的张德江,1971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经济系。先后担任过吉林省延边大学副校长、延吉市委副书记、延边州委副书记,1986年进京任民政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从1995年开始,张德江曾历任吉林、浙江、广东、重庆四省市的“一把手”——中共的省(市)委书记。在担任中共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前,他曾连任十六届、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张德江在其曾经任职的四个省市,都结下了深厚感情。离开吉林时,他说了三句话:吉林是个好地方,我没待够;吉林是个干事业的地方,我没干够;吉林的干部群众朴实,我没处够。在离开浙江时,他说,浙江人民勇于拼搏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我工作了四年多,学习了四年多,只能算本科毕业,今后还要学习。当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希望老领导多去广东看看时,张德江答道:珠江水,南国情,难以忘怀。去年张德江临危受命担任重庆市委书记,8个月后,他在离任时感慨:重庆在我心中,我祝福重庆!
张德江曾经撰文写道:“共产党员要树立干净干事、亲民爱民、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形象。”这,也是其对于自身的期许与写照。
张德江夫人辛树森是高级经济师、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在当知青一起到农村插队时相知相爱后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