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要闻

“习李时代”人事新格局渐显 牵动后续调整【2】

2013年03月17日09: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摘要:十二届全国一次人大会议今将闭幕,连同几天前闭幕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新一届中国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由此全部产生,完成了10年来最大规模的高层人事更替。从中共十八大以来,执政新团队就不断推出一系列新政策,展现新气象,中国也由此正式进入新的政治周期。

  “习李时代”人事新格局渐显 牵动后续调整

  从已选举产生的政协、人大等领导层的成员名单来看,“两会”涉及多位正部级地方大员和部委高官的工作安排。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法院都有从地方省份选调的官员赴京任职,其中多数是跻身国家领导人,有的则属平调。

  政协方面,河北省委书记张庆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李海峰、江西省委书记苏荣、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主席马飚等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其中张庆黎、苏荣和卢展工三位省委书记都在两个以上的省份担任过党委书记,资历深厚;王正伟、马飚则延续了政协当中有少数民族人士代表的传统。

  人大方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卫生部部长陈竺、黑龙江省委书记吉炳轩以及发改委主任张平等正部级官员晋升为人大副委员长。相信有关省份和部委人事,“两会”后将有跟进配套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委书记周强15日当选为最高法院院长。外界冀望这位法学出身的“60后”高官,能以其专业素养助推中国法治建设。此外,周强此番晋升国家领导人后,料将有新人递补其原来职务。

  “两会”后,全国将有多个省委书记、省长、人大主任出现空缺,并将牵动着一系列的人事调整。有分析认为,在接替人选方面,或会呈现多元化趋势。包括省长递升省委书记,也有省政协主席接任省长,有的省委副书记会异地调任省长,也会有重要城市市委书记升任省长的情况。这或将涉及十几个省、自治区,构成“习李时代”地方大员的新格局。

  新人新政新气象 会场内外亮点频现

  全国“两会”期间,除了热点话题引发人们关注外,会议本身也可谓亮点频现。其中,大部制改革方案的公布以及官民良性互动,在“两会”期间吸引了众多目光。

  大部制改革万众瞩目,金融改革以及收入分配改革等制度红利在“两会”期间不断释放。其最大亮点体现在顺势而为,涉及民生的部门整合力度大,囊括铁路、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和能源管理机构等领域。

  海外华文媒体报章称,这次大部制改革,是中共十八大后在改革方面迈出的一个重大步伐,为“习李”团队今后的改革指明了一个方向:高度重视市场导向作用,高度重视保障民生,高度重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改革是最大红利,其目的就是让人民受益。从此次大部制改革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均是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和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入手,回应了社会的关切,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改革观。 

  谈及两会的另一个亮点,不得不提及“官民良性互动”。近期关于新高层密集与代表委员讨论的报道,频频引发热议。此前,但凡有高层领导出席会议时,不少发言者都心怀忐忑,因为生怕说话不当惹领导不悦,而打断上级说话更被称之为“禁忌”。但这些旧习气在今年“两会”现场大为改观。

  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有代表以诗词来点评北京雾霾天气,习近平也以幽默话语回应,引起一阵笑声,拉近了与代表间的距离。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李克强的发言被代表打断,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说,“这是法律赋予人民代表的应有权力”。

  对此,有分析指出,今年“两会”传递出的“务实”信号与十八大之后,中央一再强调切实改作风、文风和会风,并率先垂范,鼓励公众讲真话有关。其次,代表委员深感肩负的议政参政责任有关。当然,高层的胸襟、亲民和幽默风趣以及中外媒体的及时报道,也对上下良性互动,起到了催化作用。

分享到:

(责编:冯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