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的问题。随着微博、微信等新技术的崛起和社会舆论环境的日益改善,有不少问题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公共话题。代表委员们对此也十分关注。 |
王海波担忧,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难一直未能较好地破解。他建议,在于发展工业的空间不大或不具备优势的地区,在保障粮食和基本农产品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大力开创“农源型”产业。早期可侧重在“产品型”、“参与型”两种类型的发展上。“产品型”可以从保健型杂粮生产与加工、精特菜果生产与加工等方面展开,“参与型”则可从发展景观型、养生型、理疗型、民俗型等农业产业新模式入手。
作为发动机行业的从业者,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代表特别关注发动机的绿色排放。他说:“‘美丽中国’不是一句空话。‘车如流水马如龙’,不能破坏环境。改善环境需要为每一辆汽车装上‘绿色心脏’。”晏平分析,目前虽然商用车数量比乘用车少,但是单车排气量和车行驶里程都比乘用车大得多,其总体废气排放量占比很高,据此,针对商用车的排放制定法规和政策应该作为机动车排放控制的工作重点。“建议国家通过终端购车补贴政策拉动中重型商用车的排放升级,增强自主品牌商用车的竞争力,进一步有效控制和降低机动车尾气排放。”晏平建议。
关注中央新风
希望形成长效机制
去年底,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直指在各级管理部门和领导干部中存在的问题,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民盟广西主委、广西师范学院院长刘慕仁委员感到了这些变化,他说:“现在‘跑部钱进’、迎来送往、请客送礼、铺张浪费、奢侈消费等不良现象大大减少。作风关系党风民风、关系人心向背。只要有好的作风,人民群众就会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心同德、共度时艰。”
同时,他建议:“虽然八项规定深得民心,但很多人也都心存疑虑,担心八项规定会变成一阵风,坚持不了多久,过一年半载一切照旧。为了深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必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健全与八项规定相配套的各项制度,要用制度来管住作风;二是要建立监督体系和制度,确保领导干部的作风受到有效监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