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
1月26日,一对农民工夫妇带着孩子从广西梧州骑摩托车回家。
何 鎏摄(新华社发)
2月3日,重庆人伊静静(左一)母子在福州长乐机场乘免费包机返乡。
新华社记者 张国俊摄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在40天的时间里,将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年关将至,中国人将以怎样的方式回家过年?
“骑车回家过年的想法是突然冒出来的,就想趁着年轻多体验一些与众不同的经历。”廖和胜对笔者说。1月28日9时,他与通过网络寻找到的5个年轻人一起从杭州少儿公园出发。“骑车回家的最大乐趣在于亲近大自然。从黄山到婺源,我们在山间穿行,青山细流的美景尽收眼底!”廖和胜开心地说着。2月1日,我们再次与他联系。“我已经安全到家,其他几个骑友还在路上,最晚的估计2月7日就能到家了!”在湖北黄梅的电话一端,廖和胜激动地说。
与廖和胜的回家路一样别致的还有符建军和梁莉两个拼客。“我们分别在‘春节回家互助联盟’公益平台上提交了个人信息,由于回家路线一致,我们就凑到了一起!”符建军对本报说。1月28日上午9时,符建军与梁莉从山东青岛出发,当天晚上8时就到了老家河南焦作。“可能是一起聊天儿的缘故,感觉时间过得还挺快!”梁莉说。符建军也感慨道,“拼车回家,不仅省钱,还交了朋友。明年有可能的话,还要拼车回家!”
骑车·拼车·走路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周期性迁徙。在40天的时间里,将有3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年关将至,中国人将以怎样的方式回家过年?
27岁的准爸爸王刚伟也“走”出了一条别致回家路。两个月前,他丢了身份证,买火车票很不方便。“何不步行回家?岂不壮哉!”王刚伟突发奇想。1月12日,王刚伟踏上了从江苏无锡到老家陕西礼泉县的千里之路。在洪泽湖,他扭伤了脚。“家里人不放心,于是我从宿迁坐汽车到了西安。”王刚伟说。但是从西安到礼泉,他还是坚持走了回来。“说好了是千里步行,当然要够数!”王刚伟自豪地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