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31日深夜,马英九办公室通过新闻稿宣布一系列“内阁”人事改组。其中,前“行政院”副院长江宜桦升任“行政院长”,最引人注目。一时间,各方解读纷纷。有人认为,这是马英九为2016年“大选”提前布局,刻意栽培江宜桦做接班人,台湾由此可能走回“威权政治强人安排接班人”的老路;也有人指出,这是马的一招活棋,让接班人“看起来多一种选择”,“吴江配”不是不可能。 |
1月31日深夜,马英九办公室通过新闻稿宣布一系列“内阁”人事改组。其中,前“行政院”副院长江宜桦升任“行政院长”,最引人注目。一时间,各方解读纷纷。有人认为,这是马英九为2016年“大选”提前布局,刻意栽培江宜桦做接班人,台湾由此可能走回“威权政治强人安排接班人”的老路;也有人指出,这是马的一招活棋,让接班人“看起来多一种选择”,“吴江配”不是不可能。
江宜桦的人事异动固然具有一定意义,但是不必过度解读。其实,几乎每年春节前,台湾都有调整内阁人事的动作,这一次可以说也是惯例之举。当然,马英九如此举动,也有他的用意。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观察。
第一是功能性的角度。马英九这样做,的确是为了拉抬民调。连任以来,马英九民调一直徘徊在低迷状态。《中国时报》最新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马英九声望维持在22%的低水平。前任“行政院长”陈冲专业素质不错,但是政治协调能力不足,内阁工作时常面临批评和争议。马英九此次换上江宜桦,正是看中后者政治协调能力强的优点,希望借此一扫其前任执政不力的阴霾,借此拉抬民众满意度,降低施政压力。
另一个是政治性的观察角度。江宜桦不能被视为马英九为2016“大选”安排的未来接班人。国民党中生代接班人选已经不少,比如朱立伦、郝龙斌等等。如果在这时明确未来接班人,就会激化这些中生代接班人选内部的矛盾。并且,“行政院长”不是个讨巧的差事,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就算马英九属意某个人,也不会让他提前出来“挨子弹”。
“行政院长”是政务官,需要的不是专才,而是通才。马英九一定看中了江宜桦的宏观思考和政策擘画能力。但是,江宜桦未来能否在仕途上有进一步发展,还要看他能否担好“大任”,带领执政团队重新赢得民众满意度;也要看他在国民党内部的经营,毕竟他要参选诸如台北市长之类的任何公职,都要首先过党内初选这一关,而这并不是马英九一个人能说了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