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本月底,美国总统将派特使前往莫斯科与普京会面。美国使团的主要目的是阐述奥巴马第二任期对华盛顿与莫斯科关系的愿景,试图找到更多相互联系的共同点,以扭转当前美俄关系恶化的趋势。 |
奥巴马
普京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本月底,美国总统将派特使前往莫斯科与普京会面。美国使团的主要目的是阐述奥巴马第二任期对华盛顿与莫斯科关系的愿景,试图找到更多相互联系的共同点,以扭转当前美俄关系恶化的趋势。
普京:一如既往的强硬
近日,近万人在莫斯科游行,要求废除《季马·雅科夫列夫法案》并解散议会。根据这部法案,从今年1月1日起,俄罗斯禁止美国公民收养俄孤儿。莫斯科市内务总局发布消息说,俄罗斯反对派举行的大游行参加人数达到9500人。
去年12月14日,美国奥巴马签署与俄人权问题捆绑的制裁法案“马格尼茨基法案”。法案规定,不得向与2009年俄律师马格尼茨基之死有关的60名俄罗斯人发放美国入境签证。作为回应,普京于12月28日签署包含禁止美国公民收养俄罗斯儿童条款的《季马·雅科夫列夫法案》,该法案被称为“反马格尼茨基法案”。
在此轮“针尖对麦芒”的回合中,美俄关系的恶化显而易见。而此次万人游行则让外界看到了以“反美”著称的普京在俄罗斯地位的稳固。
前几次反对派集会动辄几万人,去年最后几个月,反对派多次号召普通民众走上大街示威,但是都由于缺乏响应而“流产”。此次游行只有不到1万人参与。分析指出,普京就任总统以来,工作开始慢慢得到俄罗斯民众的认可,其支持率相对总统大选前有了明显回升,而普通民众对反对派集会的参与热情和关注程度则大幅度降低。
奥巴马:第二任期的烦恼
下周,奥巴马将开始其第二任期,与俄罗斯的关系成为令他头疼的问题之一。近日,《华盛顿邮报》网站以《恶化的美俄关系威胁奥巴马的外交日程》为题发表文章,称奥巴马第一任期内“重启”美俄关系的努力已经“失败”,并表示,第二任期内,奥巴马处于一个非常“不爽”的位置,因为他可能必须放低姿态“取悦”普京。
就美俄关系而言,奥巴马的第一任期留给自己的无疑是“负资产”。2010年,美俄就签署一项新的裁减核武器条约达成共识,两国同意削减大约1/3的核弹头。这或许是奥巴马在美俄关系中取得的最大进展。在那之后,形势急转直下。无论是2011年底的俄杜马选举还是2012年3月的俄总统选举,俄罗斯都指责美国等西方国家或明或暗地支持俄反对派,对俄国内事务指手画脚。去年12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公开警告称,俄罗斯在前苏联国家推行经济一体化是“再苏联化”,美国将予以阻止。俄总统普京随即用“胡说八道”回应希拉里的指责。去年底,美俄双方互打“人权牌”,双方关系更是降至冰点。
当然,在这些纷扰背后,是美俄解不开的死结。一个是俄罗斯继续我行我素,一个是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尽管美国否认反导系统针对俄罗斯,但俄罗斯认为美国把反导系统部署在自己家门,对俄战略利益构成威胁。争吵已持续多年,没有人对问题的解决抱乐观态度。
![]() |